“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不僅是我們黨的工作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因為人民群眾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我們黨來自人民,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根本。隨著脫貧攻堅戰快速推進,我們不難看到廣大貧困群眾享受了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實惠,在脫貧奔小康之路上,他們越干越有甜頭,也更有勁頭。
做扶貧工作必須相信群眾。扶貧工作直接面向千家萬戶,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在制定政策、落實措施、檢查指導基層實施扶貧項目過程中,是否堅持走群眾路線,想群眾之所想、及群眾之所及,真正把好事辦好、把好事辦實,不僅關系脫貧攻堅的成效,更體現了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貧困群眾是扶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扶貧項目的最終受益者,最關心項目的成敗,具有天然的強烈的責任感。任何一項扶貧措施、任何一個扶貧項目,必須充分尊重群眾的知情權、選擇權和決策權,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雖然貧困群眾確實存在文化水平低、市場信息少、觀念落后等不足,但他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已經形成了和當地自然環境相互依存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存與發展的生產方式,他們對扶貧活動最有發言權。
做扶貧工作必須依靠群眾。群眾不僅是扶貧開發的受益者,更是參與者、決策者、執行者,沒有群眾的主動參與、積極參與、辛勤勞動,扶貧成效就會大打折扣。只有群眾把扶貧項目當成是自己的項目,才能在建設中關心關注,使用中悉心愛護,否則就會認為這是上面的項目,使用管理就會不操心、不愛惜,有了損失浪費群眾也不會心疼。
做扶貧工作必須始終服務于群眾。不能片面認為走群眾路線就是群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群眾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從此撒手不管、聽之任之,這是對群眾、對工作極大的不負責任。面對群眾的意見建議,需要在政策宣傳、規劃引導、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等方面,給群眾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時到位的服務。越是強調尊重群眾,干部的責任越大、擔子越重,要勇于面對、敢于擔當、善于服務。決不能把政府主導與群眾參與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甚至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人民的干部來自人民,終究要回歸到群眾中去,只有始終堅持站在人民群眾中間,才能體會人民群眾的疾苦和艱辛,方知貧困現狀和治貧方略,也只有這樣,人民群眾才會理解你、支持你,并且愛戴你,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才能更好的開展更好的完成。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中壩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