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扶貧資金豈能被用來“走親訪友”?

[ 作者:魚予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20 錄入:吳玲香 ]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近日通報幾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例,多名干部因扶貧亂作為被問責。梳理這些典型案例可以發現,扶貧優親厚友、侵占五保供養金、套取扶貧資金等較為典型。(新華網 11月18日)

應當看到在被通報的幾起案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扶貧“救命錢”被走親訪友。如:在全縣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期間,利用職務之便,違規將其本人、妻子、兒子、女兒納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對貧困戶信息審核把關不嚴,將領導干部家屬違規納入貧困戶;套取畜禽養殖項目專項扶貧資金;冒領移民搬遷戶糧油補貼等。原本各項中央惠農財政補貼和扶貧專項資金,是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對一些生活極其困難的群眾而言,更是“救命錢”,卻被一些基層干部在這些資金上動手腳。真可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扶貧款原本是中央政府和各級政府關心關懷貧困人群的愛心款,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本質特征。它是國家的惠民善舉。但從報道中的事件,至少說明在扶貧領域黨風廉政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也就是說,扶貧領域腐敗之所以存在,除了當事人思想覺悟不高之外,更可能是因為相關的監督機制運轉失靈。或許這些腐敗看似數額較小、微不足道,但這種“零距離腐敗”,直接關系到脫貧攻堅成敗與否,所以就得以雷霆之舉予以嚴懲。嚴查嚴打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對脫貧攻堅尤其重要。當然,也得厘清扶貧“救命錢”走親訪友的“病癥”所在。

誠然,這就說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監督。毋庸諱言,從目前大多數地方的監督情況來看,最有效的監督就是審計,然而審計監督也有自身的缺陷。它往往是事后審計,資金使用結果的審計證據容易取得,而有關項目立項、資金分配、執行過程中真實、詳細、完整的第一手資料往往較難取得,難以起到事前盡早防范、事中及時糾正的作用。這也正好應驗了一句話“有利益的地方,便有利欲瘋長,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大官還是小官。”試想,當貪念滋生、監督滯后,怎能不衍生出基層干部蠶食群眾利益,與扶貧群眾“分羹”的尷尬語境?

換言之,針對扶貧“救命錢”走親訪友,除了態度上的零容忍,更需要體制機制層面上的零失察。要讓一些低收入群體和偏遠地區群眾切實享受到發展的成果,讓廣大群眾對經濟發展有更多的獲得感,這些都需要責任落實機制到位、保障監督機制完善。比如完善扶貧資金監督管理機制,建立扶貧資金臺賬和信息庫,對資金管理使用的每個環節開展職務犯罪風險排查,完善權力監督與制約機制,暢通群眾監督舉報渠道,在扶貧領域形成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的社會氛圍。同時,要在最大范圍對扶貧項目、惠農資金進行公示,讓群眾了解每個扶貧項目的內容是什么,地點在哪里,規模有多大,資金是多少以及項目的實施主體是誰,分管項目的是哪個部門,分管領導是誰,便于群眾監督舉報。

一言以蔽之。扶貧“救命錢”豈能走親訪友,再次給相關監督部門以警醒,如何加強對各級干部黨紀法規的教育?如何從思想上構筑起“手莫伸、伸手必被抓”的防腐堤壩?如何從嚴從快查處違紀問題,形成震懾?如何強化扶貧領域制度體系建設,細化扶貧工作管理機制?如何實行一崗雙責,強化監督實效性,讓老百姓真實感受決策者的為民務實態度和公平公正決心?概而言之,對扶貧領域腐敗必須零容忍,要對扶貧資金形成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的社會氛圍。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天Av中文在线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免费大片 | 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