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最近的一則新聞:保定多所農村小學的學生都搬到了零攝氏度的院子里寫作業。不是院子里頭不冷,而是屋里無氣供暖,小學生們只能到院子里曬太陽寫作業,冷了就靠跑步取暖。(12-08 智谷趨勢)
近來北方禁煤區連續出現群眾取暖困難的新聞報道,甚至保定多所農村小學的學生都搬到了零攝氏度的院子里寫作業,然而卻從未看到過機關干部取暖難的報道,到底原因出現在哪里,恐怕不是“氣荒”而是個別黨員干部不作為之過。
中央環保部在推行大氣污染治理中,在北方重點地區實行散煤治理,推進電代煤、氣代煤工程,無疑對大氣污染治理起到了推動作用,以至北京自入冬以來,PM2.5的濃度至今沒有超過250。
然而個別地方缺乏實施“煤改氣”工程的長期性認識,而是想在大干快上中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故而機械地執行上級的治污措施,而對“煤改氣”的過程既不進行科學的論證和規劃,對實施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向上級報告,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禁止傳統散煤取暖方式,致使群眾出現了取暖難和出現大面積“氣荒”的報道,甚至個別地方以執行環保部大氣污染治理作為推卸責任的“遮羞布”。
實施“煤改氣”工程,要始終堅守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的底線,因為我們黨歷來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因而在實施電代煤、氣代煤的過程中,既要有科學的長期規劃,又要研究解決改造過程中群眾取暖的短期辦法,這就要求各級干部要始終保守一顆為民的真心,把群眾過冬取暖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機關的事來辦,在群眾溫暖過冬中推進大氣污染治理。
解決群眾過冬取暖問題刻不容緩。環保部的“特急文件”為解決群眾過冬取暖問題開出了精準的“藥方”,各地要堅持以群眾溫暖過冬為重點,加大電氣保障的綜合協調力度,對項目改造尚未完成的地區,要采取靈活的方式,解決群眾的過冬取暖問題。只用群眾的滿意,才能激活大氣治理的活力,共同守護祖國的綠色藍天。
(作者單位:鹽亭縣審計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