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駐村幫扶干部駐的舒心,沉得下心,家人放心?這歷來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更是無數貧困群眾心中牽掛的問題。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從健全體制入手,提出具體方法,著力解決駐村幫扶中選人不優、管理不嚴、作風不實、保障不力等問題。(12月24日 新華網)
扶不扶得住,關鍵看干部。駐村幫扶干部作為脫貧攻堅生力軍,身處脫貧一線,肩負著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使命與重擔,意義重大。《關于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印發,讓我們看到了黨中央推進脫貧攻堅的堅定決心,更看到其對貧困村駐村工作隊的激勵關懷。特別是《意見》中強化組織保障,加強關心愛護,無疑給我們的駐村幫扶干部注入一劑“強心針”,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脫貧攻堅大戰中。
筆者以為,當前扶貧開發啃的是“硬骨頭”、趟的是“深水區”、打的是“攻堅戰”。不但需要我們的貧困村駐村幫扶干部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更需要拿出“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樵夫精神和為民初心,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事實上,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就是深入群眾,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是以點滴真情換取群眾滿意,是有“溫度”的民生工作。那么,如何讓我們的駐村幫扶更加有“溫度”?
有“溫度”的幫扶,離不開組織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意見》中要求,縣鄉兩級黨委和政府、派出單位要關心支持駐村干部,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但如果能夠在提供這些硬件設施的同時,能夠想到滿足軟件設施,考慮到駐村幫扶干部內心的情緒變化,一定會讓這些外派來的干部更加有“歸屬感”。例如,在安排駐村工作隊住宿的時候,盡可能將其集中安置在百姓家中。一方面方便所有的駐村幫扶干部在閑暇之余交流溝通幫扶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幫助干部與百姓培養感情,及早適應工作環境,熟悉村上發展難題,從而對癥施策。再如,在組建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QQ、微信群的同時,可以考慮到組建干部家屬群。讓家屬能夠實時掌握駐村幫扶干部的工作環境,更好的理解干部們的幫扶干部,解除駐村幫扶干部的后顧之憂。
有“溫度”的幫扶,離不開干部情且堅的為民初心。做好駐村幫扶工作,重心是做好群眾工作,群眾工作的要領就是將心比心,與村干部交心、與黨支部、黨員交心、與村民交心。許多干部因為之前到基層一線的時間較少,更多的在機關從事文字工作,不同的工作環境決定了不同的工作方法,干部們在駐村幫扶初期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既然被組織安排到貧困村駐村幫扶,就應該深知這是組織對自身的一種信任,自己要及時調整狀態,向同事,向村干部請教群眾溝通的方式方法,與群眾平等對話。另一方面,駐村幫扶干部要深刻領會駐村幫扶的重要之義,自覺摒棄下基層鍍鍍金,包裝自己履歷的思想。人最大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我們的駐村幫扶干部的價值就提現在為自己所駐村辦實事,為其早日脫貧奔康貢獻出自己的專業力量。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駐村幫扶工作也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既離不開組織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更離不開干部情且堅的為民初心。只有讓組織和干部兩者相結合,內外因共同發力,才能讓我們的貧困村駐村幫扶更加有溫度,更加有深度,更加有群眾的滿意度。我們有理由相信,老百姓“好日子天天都在歌里過”的這一天指日可待!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靈興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