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文章《為何有人爭當貧困戶》,指出在有些地方,出現有人千方百計想擠入貧困戶隊伍中的現象。
群眾中出現這種做法,固然折射出“個別地區和對口扶貧單位急于求成,甚至好大喜功,在扶貧過程中導致村與村、戶與戶之間產生了新的貧富不均”等“非正常現象”。某些貧困戶因而一步登天,甚至由過去缺衣少食、居無定所的境況中瞬間華麗轉身,穿上了好衣服,吃上了好糧食,住上了大房子,讓人看到瞬間造夢致富的捷徑。
但是,我們也曾看到這樣一些現象:個別貧困戶居高自傲,幫扶工作人員與他商量產業脫貧,技術指引時,他一聲不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覺得見效慢、太麻煩;建議他養殖致富時,他說費糧食費工夫,得不償失。動員他出力和村上共同修建入戶道路時,有人甚至說“我走了幾十年泥巴路都習慣了,現在何必受這些累!”幫扶干部走訪慰問他時,他會漫不經心地看看對方送上了什么禮物,如果是合乎心意的,可能會給個笑臉,如果不是自己心儀的,就冷冷地看上一眼然后視若無睹。更有甚者,直言不諱地告訴幫扶他的干部說:“XX的幫扶干部那天給了他xx元現金,要不你也給我拿錢吧?我要吃什么自己曉得去買!”……
雖然,這些現象畢竟只是極少數、極個別的。因為,大多數貧困戶都是誠實善良、勤勞肯干的,能得到國家和政府的精準施策、精準幫扶,都爭先恐后奔向致富道路,用勞動和汗水澆灌出幸福的花朵。
但是,在脫貧攻堅道路上,這極少數、極個別的“非正常”現象,體現出部分群眾的“精神貧困”。有的人眼見曾經比自己過得差的人一下子擺脫了貧困,心里失去了平衡,甚至質疑“勞動是否最光榮”;有的人在政府和別人的幫扶中自己的生存環境突然得到較大改變,心存僥幸、妄圖不勞而獲可以成為生活常態。
如此種種,需要大家在脫貧致富的同時,首先要擺脫精神上的“貧困”,用勤勞的態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澆灌文明富裕之樹,才能暢想甜美、豐碩的幸福果實。
當然,脫貧攻堅工作“在識別扶貧對象、精準施策方面,在扶貧標準的把握上更要精準,把握好度,才能消除不勞而獲就能過上好生活的誤導,從而最大限度激發起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既不能降低標準,也不能吊高胃口。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永新鎮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