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堅持正向激勵,少一些簡單的物質幫扶,多采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政策機制來激發群眾的脫貧主動性;另一方面,推開脫貧攻堅講習所,常態化地開展各類講習活動,逐步解決“志”和“智”的問題。(2018年3月12日 人民日報)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扶智就是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著力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在筆者看來,首先應該做好以下兩點:一是圍繞“為什么窮”“窮在哪里”“靠什么脫貧”三個問題與貧困群眾進入深入交流,分析致貧原因,幫助有脫貧基礎的貧困戶定思路、定計劃、定產業、定目標,選樹一批脫貧致富典型、產業致富帶頭人,通過“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貧困群眾發揚自力更生精神,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二是圍繞“提升技能、穩定就業”主題,積極實施“陽光工程”“甘露計劃”等培訓項目,確保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能;同時,按照“培訓一人、上崗一人、致富一家”的理念,結合貧困戶自身特點,舉辦種養實用技術和建筑、烹飪、家政服務等職業技能培訓。
“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其實“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有一個惰性的思想,得上精神貧困這個“慢性病”。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拋棄固態的幫扶思維,多關注貧困戶致貧根源、思想頑疾,改“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減少簡單的物質幫扶,“多采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政策機制來激發群眾的脫貧主動性”“多推開脫貧攻堅講習所,常態化地開展各類講習活動”,變“等政府送錢物上門”為“靠自己勞動能掙錢”、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唯如此,才能切實引導貧困群眾真切實意的干起來,把他們扶上馬,再策馬揚鞭送一程,最終實現真正的脫貧致富,不光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更打好這場脫貧攻堅戰。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立新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