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安雪慧:鄉村小規模學校在脫貧攻堅戰中的“大”作用

[ 作者:安雪慧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5-13 錄入:王惠敏 ]

在義務教育保障中,鄉村小規模學校發揮的作用值得關注。小規模學校并不代表弱、并不代表作用小、并不代表差。從有些方面看,“小”學校發揮著“大”作用。鄉村學校作為鄉村文化的中心和紐帶,不僅在保障兒童受教育權利中起到了兜底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更是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關鍵力量,是國家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基礎。

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27號)》(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鄉村小規模學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是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好兩類學校,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舉措。”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要“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扎實做好今明兩年脫貧攻堅工作,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保障貧困地區孩子的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保障中,鄉村小規模學校發揮的作用值得關注。在貧困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學齡人口減少、勞動力外出打工、環境條件、教育質量等多方面因素,一些鄉村學校規模變小。但小規模學校并不代表弱、并不代表作用小、并不代表差。我們需要客觀地認識這些小規模學校的作用,從有些方面看,“小”學校發揮著“大”作用。研究表明,兒童在貧困中的生活時間越長,成年后貧困的概率越就大。鄉村學校作為鄉村文化的中心和紐帶,在保障鄉村兒童的受教育權利、提高鄉村人口文化素質、增加鄉村文化內涵、豐富鄉村社區生活、建設美好鄉村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客觀認識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大”作用

第一,鄉村小規模學校是鄉村兒童義務受教育權的重要保障。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人們對教育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相對而言,城鎮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高,很多隨遷子女愿意跟隨父母到城里讀書,一些家長甚至在城鎮租房,選擇讓孩子到城鎮學校接受教育。但鄉村兒童中總有一些兒童尤其是低年齡兒童不能適應城鎮寄宿制學校生活,一些家長不愿意讓孩子過早離開自己和家庭,還有一些家庭因為經濟條件、思想觀念、文化認識等因素制約孩子到城鎮學校讀書,這就需要孩子在鄉村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從學生家庭經濟條件看,不能流動、不愿流動的學生來自貧困家庭的比例較高,在深度貧困地區更是如此。保障義務教育就是要保障每一個孩子都不能少,確保他們完成國家標準的義務教育課程。各地實踐也表明,鄉村小規模學校,在保障鄉村兒童受教育權利、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普及水平、阻斷新文盲產生、服務農村最困難群體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二,鄉村小規模學校是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路徑。鄉村學校雖然規模小,但卻是鄉村社區最大、最豐富的文化單元,不僅是架起村內與村外文化交流的橋梁,而且成為鄉村文化傳承、創新的新高地,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為鄉村居民社會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撐。從鄉村土地上生長起來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帶有天然的“鄉土氣息”,這種“氣息”是農村學校特色化發展的文化源泉,與鄉村文化融為一體,是建設美好鄉村的重要基礎和內容。鄉村學校建設,也使得鄉村社會的人口年齡結構發生變化,社區生活充滿了活力。留住了兒童,就留住了鄉村文化的命脈。開放的鄉村學校,鄉村社區可以共享各種教育資源、文化資源、圖書資源、教學資源等。鄉村小規模學校不僅是坐落于鄉村,更是扎根于鄉村文化,是鄉村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扎根鄉村大地的學校。

第三,鄉村小規模學校是傳承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鄉村社區,由于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偏少,學校成為傳播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路徑。學校在傳播文化知識、提高生活技能的同時,還在道德理想、社會價值等方面對所在社區有著直接和間接的輻射作用。從地方脫貧攻堅的實地調研看,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最主要的是貧困人口仍然還處在思想貧困、觀念貧困、文化貧困之中。“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念、扶理念,提升學生對鄉村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凝聚力,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貧困的斗志和勇氣,重構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促進社區的穩定與發展。相關研究表明,小規模學校能夠帶來更高的學校管理方面的社區參與度、更安全的學校環境等。在勞動力外出的情況下,現在“小”學校就讀的學齡兒童就成為未來鄉村治理的核心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匯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廣泛凝聚共識和正能量。

第四,鄉村小規模學校是教育教學改革在某些領域先行先試的實踐地。小規模學校正因為小,一些改革發展策略反而比較容易開展,可以將“小”轉換為改革的大“優勢”,將“小”困難轉換為大“紅利”,不斷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結合美好鄉村生活,建設美好學校,可以關照到每一個孩子的差異性,給他們有針對性的教育和關愛,充分展現“小而美”的優勢和特點。結合鄉村生活,可以給予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從這個角度看,小不代表弱,小規模學校可以轉化為通過改革創新的新時代鄉村現代化學校。小規模學校的特色化變革,可以實現鄉村學校的“轉型升級”,提升鄉村學校的吸引力,增加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多樣化選擇。

“精準扶持”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關鍵力量——鄉村小規模學校

同時,必須客觀地承認和認識到,一些鄉村小規模學校由于辦學質量差,導致學生輟學、轉學、厭學的現象出現,一些地方曾經也出現了過度撤并小規模學校的現象。這就需要抓住政策關鍵點,著力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的質量,不僅讓鄉村孩子進得來,還要留得住、學得好。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學校和全社會共同努力下,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改善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一些鄉村小規模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仍然不容樂觀。這就需要“精準扶持”小規模學校,切實保障好鄉村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讓“小”學校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發揮“大”作用。

第一,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近年來,國家實施了“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鄉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鄉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有所改善。但一些小規模學校的辦學條件仍然落后,一些教學設施設備落后,特別是“三區”高海拔地區取暖設備陳舊,經費短缺,春秋季節只能在操場讓孩子讀書。地方政府在決定是否增加投入、增加設備時,往往會擔心未來小規模學校撤并后所帶來的效益風險。《意見》明確要求到2020年,要基本補齊小規模學校的短板,辦學條件達到所在省份確定的基本辦學標準,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實際需要。

第二,增加學校辦學經費。鄉村小規模學校,特別是一些教學點,在管理上屬于非獨立核算單位,學校經費管理往往附屬于鄉鎮中心小學,這也使得學校經費不能完全歸屬于小規模學校使用,經費使用和報銷常常存在滯后等問題。因此,要多途徑增加投入,建立向小規模學校傾斜的投入機制,使學校經費標準能夠保障學校的正常運行。《意見》明確提出,要切實落實對鄉村小規模學校按100人撥付公用經費的公用經費補助政策,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進一步提高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水平,確保學校正常運轉。完善經費管理制度,嚴禁鄉鎮中心學校擠占小規模學校經費,并提前撥付部分公用經費,保證小規模學校正常運轉。

第三,多措破解教師之困。加大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補充的力度,對小規模學校實行編制傾斜政策,按照生師比與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教師編制。在崗位津貼、職稱評定等方面進一步傾斜,吸引年輕優秀教師到小規模學校任教。特別要重視鄉村本土教師的培養和補充。由于本土教師生在鄉村、長在鄉村,對鄉村社會具有較強的情感認同和反哺情懷,他們更有可能留在鄉村任教,能與鄉村學校和鄉村生活融為一體。扎實落實鄉村教師享受鄉鎮工作補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活補助和艱苦偏遠地區津貼等政策,并依據學校艱苦偏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讓優秀教師下得去、留得住。

第四,讓學校與社區融為一體。鄉村學校是鄉村文化傳承、建設的重要載體,尤其是在一些出現“空心化”現象的村莊。沒有了學校,鄉村生活單一、缺乏活力。留住了學校,就留住了鄉村文化的靈魂,才能讓鄉村文化的傳承變為可能。辦好了學校,才能讓學校散發活力,讓鄉村生活豐富起來。因此,要推進鄉村振興計劃,就必須把鄉村學校建設與鄉村治理緊密結合起來、把鄉村學校發展與美好鄉村建設緊密集合起來。根植于鄉村社會的小規模學校,才能成為鄉村社會的文化中心,避免鄉村社會和學校成為“孤島”。

學校是鄉村的中心,孩子的教育水平越高,鄉村的發展就越有希望。目前,小規模學校占鄉村學校總數的一半以上,這些“小”學校,不僅在保障兒童受教育權利中起到了兜底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更是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關鍵力量,是國家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基礎。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區域發展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2019-05-1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区 | 一级一区二区在免费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国产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