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3月25日 人民日報)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鄉村振興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以“三農”發展為導向,確保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是一個歷史過程,必須具備戰略定力,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劈波斬浪,久久為功。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城鄉整體關系的變化和農村自身的發展變化,已經到了需要對“三農”工作整體思路做一個大梳理和大調整的階段。以前所講的“三農”,更多是強調解決農業問題,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在這個過程中,中央雖然也逐步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但總體而言,在戰略上的高度仍然不夠。農村和城市發展的不均衡從逐步顯現跡象,到現在的越拉越大,如何去調節、平衡以及如何去振興,成了擺在眼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當前,農村正處于社會轉型關鍵期,人口老齡化、村莊空心化、家庭離散化態勢顯現,村莊缺人氣、缺活力、缺生機等現象普遍存在,“三留守”問題突出,一些農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現象比較嚴重,小官巨貪、村霸控制等現象還在相當程度上存在。鄉村振興要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方面為抓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
“三農”要真正發展,不能單純狹隘的發展農業,要結合其他產業共同創新、發展。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迫切需要新型肥料和低毒高效農藥;促進農業領域的“機器換人”、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迫切需要性價比高的農業機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品質,迫切需要新型建筑裝飾材料、皮實耐用的垃圾和污水處理設備、經濟適用的廚衛等家庭生活用品。捕捉這些新需求,堅持以發展中出現的這些問題為導向配套制度供給,發展產業而融合模式,從產業、文化、人才、生態、組織五個方面去狠抓實干,才能真正做到“三農”問題的大發展,才能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