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雷紅梅還在四處借錢過日子。當時,丈夫患上了肺氣腫,干不了重活,孩子在上大學,藥費、學費沒有著落。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的雷紅梅,看著自己那雙走路很不方便的腿,覺得“快撐不下去了”。兩年后的2018年3月,雷紅梅穿著深藍色的工作服,正忙碌在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西古村的扶貧車間里,渾身透著職業女性的自強與自信。“現在一年的收入超過了2萬元。”雷紅梅笑著說,“家里的藥費、學費都不再愁了。”(4月2日 新華網)
今年兩會期間的一場記者會上,在回答有關電商扶貧的提問時,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明確提出,扶貧最重要是三點:不能“等靠要”,要樹立正確的扶貧觀;產業扶貧,幫助貧困戶要有長效機制;通過無人機平臺解決物流問題,打造電商扶貧品牌……劉委員的表態,雖然是從發揮企業作用的角度思考如何加快脫貧攻堅,但不失為我們政府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重要理念——扶貧不能“等靠要”,要利用產業扶貧開創扶貧新格局,讓貧困戶真脫貧。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雖然扶貧工作取得的成績顯著,但從整體上貧困人口還是一個龐大的數目。為了使更多人脫貧,政府使出了渾身解數,但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部分貧民存在“等靠要”的錯誤觀念,從哲學上來講,畢竟“內因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根本”,扶貧更要樹立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一片天的觀念,什么事不干,等著政府來幫助;靠政府、靠他人接濟;向政府要錢,向他人要東西,這些因素都極大的影響了扶貧脫貧工作的效果,都不是脫貧的最佳方式,即使脫貧了,也不能長久穩固,出現“反復脫、脫不掉”的困境。
當前,政府以及社會各界作為貧困人口的輔助和扶持力量,應該引導他們改變意識,樹立正確的扶貧觀,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注重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通過思想引導、技能培訓、典型示范、資金支持等方式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積極投入產業項目創收增收,形成了外部多元扶貧與內部自我脫貧的良性互動機制。
首先,要著力于“引”。積極選派扶貧干部下鄉,全面開展“聯心富民”“四聯三問”“聯村幫扶”“駐村第一書記”培養等主題活動,通過幫思想、幫黨建、幫門路等方式,引導貧困戶摒棄“等靠要”思想。還可以利用脫貧事跡宣講團,扶貧歌舞下鄉等形式加強宣傳引導。
其次,要注重于“培”。依托脫貧致富電視夜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平臺,采取現場授課、專題講座、實地考察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幫助貧困戶提高發展產業的能力。
再次,要突出于“領”。積極培育脫貧領路人,支持能人創辦、領辦扶貧產業項目。精心選樹致富帶頭人、脫貧之星,進一步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可以考慮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開展村集體經濟創業致富項目競賽,打造“創業致富示范基地”,以點帶面積極自發脫貧的積極性。
最后,要真幫于“實”。圍繞各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實際,制定出臺資金整合、以獎代補、小額信貸、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一系列脫貧攻堅政策,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產業扶貧開發,破解貧困群眾產業發展資金困難。
只有貧困戶真正摒棄了“等靠要”的脫貧思維,精準扶貧工作一定可以往前邁進一大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也能更進一步。
(作者單位:平武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