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9日至11日在貴州省臺江縣調研定點扶貧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政治擔當,認真履行幫扶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高脫貧質量、增強群眾獲得感,為全面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貴州日報 4月12日)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黨組織是執政黨最廣泛,最前沿的戰斗堡壘,是貫徹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它也是黨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人民群眾認識黨、了解黨的窗口,是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完成各項任務的可靠保證。帶領群眾謀發展奔小康,既是各級黨組織的光榮使命,也是職責所在,唯有夯實黨建之基,方能助力脫貧攻堅。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基層黨組織與群眾最近,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主心骨”作用,是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好,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帶領群眾致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保障。黨十九大報告指出:“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無疑,夯實基層黨建能讓所有黨員干部凝心聚魂,強筋壯骨,煥發新氣象,奮力新作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攻堅、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那么,對于脫貧攻堅當誰身先士卒?又該誰帶領困難群眾?無疑,這是打贏脫貧攻堅先決條件。這就需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和黨員隊伍建設;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培訓黨員干部、加大人才支持力度;需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撲下身子、真抓實干,做到幫扶精準、到位。黨建之基扎實,才能有效發揮農村黨組織帶頭和致富帶頭人隊伍作用,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發展成黨員,打造一支黨帶群、強帶弱、富帶貧的黨員干部扶貧隊伍。
一個組織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應是扶貧工作的主體責任,這是毋庸置疑的。有道是“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說白了,脫貧攻堅的成效與否,能否按期或是提前走上致富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能否有一個好的“領頭羊”。如何當好“服務員”角色;做好“協調員”工作;做好“守門員”本分;履職“引領員”目標;發揮“教導員”功效。做到脫貧攻堅戰場在哪里、產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基層組織就建在哪里、黨的工作就跟進到哪里。踐行好群眾路線的形象大使,履行好為民服務“操盤手”職責。
“磨刀不誤砍柴工”。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夯實脫貧攻堅黨建之基,是增強生機活力,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應有之舉,是打通脫貧道路“最后一公里”保障。真抓落實、久久為功。黨建雖然不等同于扶貧,但黨建卻可以對扶貧起到帶動引領、督促鞭策的作用。把基層黨建最優資源匯聚脫貧一線,把黨的力量挺立在脫貧最前沿,定能扶有所進、扶有所成。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