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曝光了某社區的一間特殊“辦公室”:短短4年,竟被區里不同部門前后裝修3次,每次花費十幾萬,可裝修好掛上牌后,卻又基本閑置。下這么大力氣做無用功,何苦這般瞎折騰?(新華網 2018年4月18日)
某社區這件特殊辦公室4年時間,被不同的部門裝修3次,并且花費都不是小數目,作為一名普通群眾,我們會想都是政府部門為什么不整合裝修,為什么要這么浪費資源,卻是閑置不用,其實都是為了迎接上級檢查惹的禍。
基層組織直接面對群眾,是鏈接上級部門與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中央省市縣的好的方針政策都是通過基層組織傳達對接到群眾,按理說基層組織最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有效的將上級政策宣傳到群眾中去,為群眾辦好實事,為群眾解決難題,但是不可否認,上級部門肯定是通過基層組織的工作檢查情況來了解工作開展情況,各個部門都會檢查自己的工作,基層組織對上級部門的“多頭檢查”迎檢壓力山大,甚至部門的繁重檢查都會影響的基層組織的正常工作,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部門檢查目的是為了讓基層組織更好的服務群眾,但是并未充分考慮基層的實際情況,硬生生的將各種“標準”套在基層組織的頭上,導致“多頭”檢查,讓基層組織絞盡腦汁迎檢,獲得上級領導的肯定,忽略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群眾這個主題。
基層工作更不能為了對上而忽略群眾,做好對群眾的工作,得到群眾的認可才是基層工作的關鍵,所以部門檢查工作不要僅僅在于那一間“非常標準”的辦公室,應該多從群眾中去了解,去體察民情,才會了解到真正工作情況,才能得到實際的反饋效果。
(作者單位:綿陽市民宗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