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委辦公廳發出《關于在全省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通知》強調,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5月21日 新華網)
鄉村振興戰略已進入實打實的落實年。鄉村要振興,需要產業支撐,而鄉村的產業發展需要集體建設土地做載體。如何為投資者做好土地要素保障,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是必要之舉,同時,積極盤活農村閑置房屋和宅基地,變農戶的土地“資源”為“資產”,也能增加農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積極響應省委“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號召,以走訪調研為工作主線,將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做實,將大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
走訪調研促落實。基層一線負責土地改革工作的黨員干部應結合本地農村農業的工作實際,不靠辦公室里的PPT和文件來“腦補”,應將走訪調研工作變為常態化,走到基層一線去“實測”,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發現基層土地的實際問題,牢牢把握農民的主體地位這個根本要求,始終把保障農民土地權益放在首位這個原則,優化改革工作的思路措施,在合法合規的政策框架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大力推動農村產權制度的落地落實。
走訪調研尋問題。土地制度改革過程中是否有損害農戶的利益,能否保障農戶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農戶的認同......此類問題都必須走出辦公室,緊密結合土地產權制度改革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到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去詢問農戶們,才能接觸到農戶心理訴求有什么,獲取到農戶的真實需求有哪些,體會到農戶的擔憂和顧慮是什么,傾聽并尊重農民的真實意愿,可形成實實在在的調研報告,供上級組織部門做決策參考。
走訪調研可釋疑解惑。土地制度的改革,需要基層黨員干部有創新有擔當有作為,針對農村閑置集體建設用地如何開發利用、存在的實際問題以及亟須解決的諸多困難。上級組織部門應經常主動走訪調研,用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制度改革等政策,及時為一線改革工作者和農戶釋疑解惑,保證土地的流轉程序依法依規,也用政策給農戶吃“定心丸”。
基層改革工作者應扎扎實實開展走訪調研工作,加快走訪調研的頻率,加深走訪調研的強度,加強走訪調研的力度,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而積極作為、不懈努力!
(作者單位:四川省蒲江縣國土資源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