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明確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時間表和近期、中期目標。第一步: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第二步:到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一起全面得到提升,全面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美麗中國。
這是一個明確的“時間表”,聯結歷史與現實,我們看到,中國正在經歷最大規模、最為深刻的生態文明變革。這場變革,不僅僅是一種發展理念的變革,更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變革。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等,一系列問題得到了全面深刻闡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六大原則”的提出,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六大原則”,這是中國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自己致力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勇氣。“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處處彰顯著人民至上的真摯情懷。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雖然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現在治理起來會多付出一些力氣,但是,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還清“欠賬”。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展望未來,筆者堅信:“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實踐,不僅將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還將以美麗中國的生動畫卷,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完成奠基,以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經驗,為人類現代化進程提供新范例和新參照。”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立新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