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在中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應用歷史。因其擁有美麗的銀白色及優良的延展性,經常被人們用來打造手鐲、戒指、耳環等飾品。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安徽巢湖的柘皋鎮,這里有一位以傳統手工打造銀飾的老銀匠——洪金泉,他傳承著一百多年前祖上流傳下來的銀器加工手藝,至今他所制作的銀器還有很多保留著清代的樣式。洪金泉告訴記者,“反正我覺得老手藝還是要傳下去的。”(6月14日 中新網)
打造銀飾是一種傳統的手工藝術,可是“由于受到機械化的影響,再加上傳統樣式老銀器加工費時費力,又賺不到錢,已經沒有多少人在堅持做了。”老銀匠洪金泉因為“這個老手藝,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我已經干了一輩子了,也不想讓它失傳”才頑強地堅持下來。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有著十分豐富的民間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活態的文化,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文化久遠的基因。然而現實是,如今有著不計其數的文化遺產正在急劇消亡,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在悄然消失,許多原本世代傳承的工藝在瀕臨甚至已經失傳。只有極少數的民間傳統藝術靠老一輩藝人的堅守,才得傳承和保存,而且很大一部分已危在旦夕,亟待政府和社會出手搶救。對于民間手藝傳承和保護不只是個人或家族的一門手藝,而是有關一個行業的生存和傳承,一種浸染著民族感情的濃濃鄉愁。
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可以說給民間藝術或民間手藝帶來了福音,但整整七年過去了,效果并不理想。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傳承人的去世而失傳甚至消失。因此,筆者認為要想讓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落到實處,必須改變當前這種靠民間藝人單打獨斗的狀況。因為民間藝人勢單力薄,若是當地政府及部門能對其進行政策性的照顧,充分發揮政府的協調作用,進行 “穿針引線”、“搭橋筑臺”,大力宣傳引導人們關心和支持民間藝人,必將能扭轉局面,讓民間藝術深入人心,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吸引更多年輕人崇拜師學藝,那么民間藝人就不愁后繼乏人了。一旦解決了接班人問題,民間老藝人定會給年輕人以精神底蘊,年輕人會給老技藝帶來新活力,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努力,就不愁傳統的民間手藝不能煥發新的活力,讓其永遠傳承下去并重鑄輝煌。
總之,保護和傳承民間手藝既要靠像老銀匠洪金泉這種熱愛本行業的老藝人,更要靠政府的扶持引導,還要靠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作者簡介:林日新,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人,中學高級語文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