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山到“茶海”,從“一天賺一塊錢”到年人均收入超3.6萬元,在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得到了驗證,“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佳話延續至今。(7月8日,中國新聞網)
“堅持精準扶貧脫貧,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產業,支持就業創業……”在近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精準扶貧一直是年度內的“重點工作”。 經歷了30多年的努力,我國扶貧事業已進入到攻堅克難的階段,扶貧難度越來越大。想把精準扶貧工作做好,要因地制宜、找對路子。
有道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大規模的精準扶貧貴在產業脫貧,而產業脫貧則切忌“一窩蜂”式地,不切當地實際情況的搞產業,必須深入農村實際考察,進行深度市場調研,研究發展措施,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基礎上“對癥下藥”。比如農村資源豐富多樣,那么所搞的產業也應當各異。林地面積大的,可以發展林果種植,林下經濟;水源豐富的,可以發展漁業,大搞河塘養魚或嘗試網箱養魚;耕地面積大,可以發展大棚蔬菜或植特色經濟作物;風景有特色的,則可以搞生態建設、開發鄉村旅游產業……據悉:20多年前的黃杜村人也曾“絞盡腦汁”脫貧,辦過竹制品企業、拉絲廠、鑄鐵廠,種過紅竹、辣椒、板栗,卻始終徘徊在解決溫飽和致富的邊緣。后來,當地政府正式提出山區村種植1000畝白茶,在政府技術、資金、政策的支持下,黃杜村拿出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參與種植安吉白茶17畝。而如今黃杜村村民經營茶園48000余畝,產值超4億元,人均純收入超過3.6萬元。
黃杜村的“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可以說是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的成功典型。其實這樣的典型在全國各地還有很多:江西省豐城推出“一鄉一品”、“一村一特”、“一戶一策”系列產品,借力互聯網平臺,發揮電商優勢,立足豐城、服務江西、輻射全國,進行精準扶貧;廣西“畫說扶貧·新周的駐村故事”敘說了廣西藝術學院教師尚新周在德保縣東凌鎮多脈村任第一書記的“畫說扶貧”開拓了精準扶貧新路;不少地方則在引導扶貧項目“抱團取暖”“大樹下乘涼”,在補齊產業鏈上做文章。總之,扶貧脫貧之路絕不止一條,我們的扶貧干部和基層領導應當開動腦筋,因地制宜,開展扶貧工作,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者簡介:林日新,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人,中學高級語文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