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持久發展,不僅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物質脫貧,還要高度重視精神脫貧。“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真正的社會主義不能僅僅理解為生產力的高度發展,還必須有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讓人民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致富”。
脫貧攻堅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堅中之堅、解決難中之難,補齊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短板。相比物質上的貧困,一些地方脫貧攻堅中存在的“精神短板”問題也不能忽視。比如,一些地方存在“干部干,群眾看”現象,認為“扶貧是干部的事”;一些人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有的存在畏難情緒,出門嫌遠、打工怕累、搬遷怕生、發展怕賠。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政策扶持、資金扶持逐漸向農村一線傾斜,部分人員開始爭當貧困戶,甚至出現了貧困戶家庭沾沾自喜,沒被評為貧困戶家庭捶胸頓足的反常情況。這也就是在在告誡我們,有那么一部分貧困戶頭腦中“等”“靠”“要”的“窮根”尚未拔除,心中“以勤勞致富為榮,以比窮比困為恥”的榮辱觀尚未樹立,需要以積極向上、奮發有為、不畏困難、勤勞致富的精神力量來“對癥下藥”治愈“精神頑疾”。
脫貧主要要從思想上脫貧,扶貧要先扶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頭腦里有無這種意識,貧困地區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長處、優勢在特定領域‘先飛’,以彌補貧困帶來的劣勢。如果扶貧不從思想上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能樹立強烈的脫貧愿望,扶貧的目的就難以達到,即使一度脫貧,也可能會再度返貧。”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甩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根本要靠辛勤勞動來實現。“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精神脫貧需要強化黨員干部示范效應,發揮勤勞致富能手的榜樣帶動作用,讓貧困群眾見賢思齊、迸發熱情;需要加強價值觀引導,移風易俗、成風化人,弘揚勞動光榮、奮斗光榮的時代新風,讓貧困群眾轉變觀念、鼓足干勁。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檢察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