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貴州省啟動“錦繡計劃”項目,致力于婦女手工產業脫貧,成立了1000多家婦女特色手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培訓繡娘6.5萬人(次)。目前貴州省從事手工產業及輔助行業的婦女近50萬人,婦女特色手工產業產值已達到60億元。(10-19 人民網)
貴州實施“繡計劃”項目,以合作社的方式聯接家庭婦女,通過培訓繡娘6.5萬人,帶動50萬婦女就地就業,產值達到60億元,開拓農村群眾奔康致富路。
小手藝切除了大痛點。農村困難群眾如何發展產業致富始終是扶貧干部思考的重點,貧困群眾缺乏致富技能和產品如何對接市場也是其心中之痛。然而貴州針對這一實際,通過合作社等方式,實施錦繡計劃”項目,通過培訓骨干的方式,帶動婦女利用巧手解決了就業問題,同時合作擔負起了織繡的銷售任務,讓群眾在不離家中抱團致富,增強了發展的內生動力,構建了解致富的產業鏈。
小手藝正為群眾致富開道。不僅是貴州,通過婦聯組織搭建平臺,通過織繡手藝的傳送,為群眾開拓致富之道,做強了產業,而且在成都的清源社區,也看到了這樣的織繡場景,通過社區搭臺,專業人士授教,培養了一批批織繡、茶道技師等,在向市場輸出技術人才的同時,安置了一批殘疾人員和再就業困難婦女就業,領辦了自身的企業,在為群眾尋找致富之路的同時,做強了集體經濟,反輔于民。
小手藝要在傳承中做大。貴州的“錦繡計劃”和成都清源社區從小手藝中發拓致富的經驗值得借鑒。因為在貧困地區生活的群眾,都有各具特色的小手藝,需要扶貧干部在對接市場中予以發掘。既通過合作社的方式,加強技能培訓,以骨干輻射帶動貧困群眾就業,也要主動對接市場和鄉村旅游的發展,拓寬手工產品的銷路,在滿足市場需求中做大品牌,在促進群眾致富中傳承各具特色的民族傳統工藝,把資源變成資本,撬動群眾致富的熱情。
致富奔康時間緊任務重,但致富的路就在我們幫扶干部的足下,因而要立足實際,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在拓寬路徑,實現群眾脫貧增收的目標。
(作者單位:鹽亭縣審計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