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擬出資60萬元拍攝脫貧摘帽專題宣傳片,還指定了拍攝公司,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扶貧辦此舉引發網友廣泛質疑。昨日下午,該扶貧辦宣布撤銷這一采購項目。(華商報11月22日)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通過長期不懈努力,脫貧摘帽在即,算得上喜事一樁。如果以此營造脫貧光榮的濃厚氛圍,以精神鼓勵推進精準扶貧,讓貧困戶長心氣、長志氣、有目標、有干頭,為即將脫貧的村社及個人給予精神支撐,無疑沒有任何問題。但公示稱,本次采購項目為“阜陽市潁州區扶貧辦脫貧摘帽專題宣傳片采購項目”,預算金額60萬元,主要向領導和大眾展示區里扶貧工作成績。看罷至此質疑隨之而至,60萬元拍一個專題片就為工作成績,沒有“打腫臉裝胖子”撐門面之嫌?更何況還沒有摘帽。
這也讓筆者不由得想到一個“秀”字。“秀”主要是展示自己好的一面給別人看。一則是因為“酒好也怕巷子深”,怕“養在深閨人不識”,將過去與現在對比,把自己辛勤付出展示、推介給人看;二則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功績,把東西南北中好的、看上去美的、或是為了讓人相信不存在的東西確實存在而想方設法“秀”給人看。當然,這個“秀”也就排除不了人為的包裝,或是人工“嫁接”與p圖。因為誰都知道,藝術來源于生活,往往高于生活,脫貧摘帽未必需要藝術加工,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轉變。
暫且不論此舉是否“羊毛出在羊身”,拿扶貧資金做了面子工程。事實上,實現摘帽絕不是終點,而是脫貧攻堅路上的新起點。摘了貧困帽,只是脫貧攻堅征程上的階段性勝利,接下來還需要鞏固脫貧成果、增強造血能力,防止返貧。不可否認,摘帽后依然可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貧困人口,因為從摘帽的實際情況看,戶脫貧、村出列,主要標準是貧困戶的收入水平脫貧了,“兩不愁、三保障”的基本問題解決了,但相關的后續延伸,仍然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至此,60萬如果用于貧困家庭再扶持的話,可以讓很多家庭“扶上馬,送一程”。
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脫貧成效與否最終還得貧困群眾的認可,更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怎么才算真正脫貧?這些問題在脫貧攻堅攻城拔寨的當下似乎更值得深思。沒有這個宣傳片,扶貧的成效并非就無法體現,或許宣傳做得越精致,離脫貧的目標就越遠。所以,脫貧攻堅必須切實加大對扶貧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力度和對責任單位、責任人的問責力度;必須對是否脫貧有著明晰的比較與鑒別,出真力、真出力,困難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比華麗宣傳片來得更為真切。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最后宣傳片的拍攝迫于輿論戛然而止,但帶給眾多摘帽地區的警示是,應將更多的精神與著力點轉向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斗志,鏟除滋生貧窮的土壤。從脫貧到致富再到全面發展,引導貧困群眾挺直腰板,立志氣、有底氣、出力氣,不斷踏上新臺階。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