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咸陽訊(記者 杜琳)昨日上午,旬邑、淳化、長武等8個蘋果基地縣的縣長正式公布“縣長賣蘋果”微店,利用廣泛的人脈、政府的公信力在朋友圈賣蘋果。縣長承諾,價錢雖不是最低的,但質量絕對有保障。(華商報,1月7日)
近年來,隨著微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起了“微店”,當起了老板。這不,最近淳化、長武等8個是對于這8個蘋果基地縣的縣長開的“縣長賣蘋果”的“微店”生意就做的如火如荼。但蘋果基地縣的縣長放下架子,接地氣的舉動,人們卻頗有微詞,許多人覺得這幾位縣長的做法有“作秀”的嫌疑,甚至部分群眾認為此舉是荒廢政務、為自己牟利。
的確像縣長開“微店”的“破天荒”的舉動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質疑,但是就本次事件而言,我想人們也無需如此擔心,首先,就人們擔心的縣長開“微店”只是“作秀”而言,我們應該看到這8個蘋果基地的縣長開“微店”并不是走個過場,也沒有在“開張”之后就當甩手掌柜,而是像普通“微商”一樣身體力行的售賣自己的產品,市場調研、開通“微店”、推薦產品,進行銷售,每一環節這幾位縣長都參與其中,而且最終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銷售成績。同時,這幾位縣長開“微店”買蘋果的初衷也是想通過小范圍的推動,帶動宣傳促銷,提高消費者對當地果品的認知度,最終達到樹立當地蘋果品牌效應,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這就從根本上“粉碎”了部分群眾認為其開“微店”是荒廢政務、為自己牟利的看法。
放眼如今,縣長開“微店”賣蘋果,市委書記開“微店”賣土特產,也許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官員走下“高臺”,投身“微海”,但是其他地方官員也切勿把開 “微店”當做促進當地發展的萬精油,而是要立足本地,把適合本地發展的技術利用起來,我想這才是促進自己本地發展的有效方法。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