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晉城為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已得到成效,他們利用當地的地形優勢,種植藥材和大棚蔬菜,發展地方產業,基本形成“農戶+基地+合作社+企業”的產銷鏈,全縣登記注冊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48個,年收入能達到三四萬,已脫掉貧困的帽子,逐步走向小康。(人民網2016年1月20日)
在過去,不少扶貧項目“漫灌”,以全村為哪一種類型的扶貧,用國家各項政策去救助和幫扶,更多的是“扶農”而不是“扶貧”,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于“年年扶貧年年貧”。有句古語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各個扶貧家庭為單位,針對不同的扶貧對象制定不同的方針,運動科學有效程度對扶貧對象實施準確識別,精準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這就是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減貧路上高速的發展,中國脫貧攻堅工作實施精準扶貧攻略,增加扶貧投入,出臺各類優惠政策措施。各地方政府是以脫貧致富為第一目標,發展地方產業,推行各類科學種養技術,積極開展就業扶貧,鼓勵外出務工,針對老弱病殘的家庭實行各類保障,各村也實行精準結對幫扶扶貧,建立有內生動力,有活力,能夠讓貧困人口自己勞動致富的長效機制,以達到扶貧的效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