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前后,“故鄉淪陷”都是輿論場上一道重要的風景。每逢佳節黑故鄉,已漸成慣例。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誰人沒有鄉愁,但現代知識分子若把鄉愁變成對農村人生活方式的指摘,就成了自私與分裂。
“鄉愁”文章表達的主題大概分兩類。一類是對農村治理失當的觀察與反思,諸如因病致貧、村莊空心化、留守兒童等。這類關懷無疑很有價值,可惜很少轉化成決策動力,其原因之一正在于作者們發現問題之后,往往訴諸文化批判,而非公共政策的轉變。
這就涉及“鄉愁”文章的另一大主題,那就是對“農村越來越沒有農村味”的失望與指責。回鄉的知識分子帶著被記憶美化過的“傳統鄉村”印象,對照生活方式越來越與城市趨同的當下農村,發現處處都礙眼。
“村里怎么那么多人都買了車呢?還不是虛榮攀比!”“村里人怎么動不動就談錢呢?我工資多少關你什么事,怎么沒人來找我討論下黑格爾?”“村里蓋樓房有什么用?把我小時候玩耍的小樹林都給伐沒了。”“農村親戚鄰里之間的關系好現實啊,那些守望相助的美好都哪兒去了?”“農村人過年就知道打牌、喝酒、看電視,怎么就沒點高雅的愛好?”
說實話,每次回家我也會懷念兒時洗過澡的池塘、撒過尿的樹林、點過火的河岸,而今蔬菜大棚遮住了視線,大河小河也早已干涸,小樹林更不見了蹤影。
但我沒有臉皮說我的故鄉在淪陷。因為除了“傳統鄉村”的美好,我還記著那些不美好。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等村里修上柏油路,我和小伙伴們可以舒服暢快地騎車,不用再忍受土路上的顛簸。所以我可以理解現在農村人對汽車的渴望。
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有一種“零食”,是把饅頭掰開掏個洞,放點棉油和鹽,然后就可以吃了。我還聽父母輩說,在以前純白面的饅頭和純磚的屋子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所以我知道,當下農村“物質極大豐富”的意義,絕不是一句“物質富裕精神貧瘠”可以概括得了的。
讓我們把視野放長遠一點,農村生活近幾十年來的改善,除了“包產到戶”的最初幾年,推動力基本全部來自城市。留守兒童可憐,但他們的父母若不能在城里打工,他們會更可憐。我們縣以蔬菜聞名,外銷的蔬菜也全部運往城市。
農村人追趕的目標也是城市。柏油路、手機、有線電視、寬帶、自來水、熱水器,這些城里人的日用品逐漸變成村里人的日用品。城鄉之間的生活方式差異正在穩步縮小,甚至開始同步進化。WiFi和微信在村里的普及,就是可喜的標志。
當農村人和城里人一起拿起智能手機搖紅包,我認為這是城鄉平權化進程中的一個偉大節點,而不是應被批判的“物質文明壓倒傳統倫理”。
當下農村最大的問題來自城市化不足或畸形城市化,而不是農村向城市的靠攏。正如我們應該清除歧視性政策,鼓勵打工者將妻兒老小接進城而不是強迫他們返鄉享受貧窮的天倫之樂,我們同樣應該創造條件讓農村人可以自由選擇城里的美好事物,而不是讓農村人放棄舒適生活,為知識分子的“鄉愁”買單。不去農村生活的“鄉愁癥”患者,都是耍流氓。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都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