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民日報》報道,遼寧省沈陽工學院經管學院畢業的陳名媛回到家鄉后,看到家鄉農戶承包田規模小,許多農戶農機養不起、利用率低,不得不回到老牛拉木犁耕地的時代。她運用課程中所學的專業化、機械化經營理念,把農戶的農機承租過來,再轉租給需要的農戶。農機租賃的創新,讓更多的農戶用上了農機,走上現代農業的發展道路。
過去,從農村考上大學的孩子沒有幾個愿意再回到農村,都想著“鯉魚跳龍門”,留在城市,做一名真正的城里人。如今,隨著黨的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廣袤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鄉村成為一片投資熱土,越來越多的人將發展的目光投向農村。這其中,如何培養更多既掌握了機械化、信息化、工業化等現代專業技術,又精于現代化經營管理、熟悉農產品產加銷全過程的專業人才、職業農民就顯得尤為重要。沈陽工學院經管學院的做法值得借鑒,該學院脫胎于沈陽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設有農林經濟管理和農村區域發展兩個涉農專業,在實踐辦學中探索新常態下培養農民新模式,解決農村勞動力結構短缺問題,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農村的新糧王、種植能手、農產品經銷者等新型農民,為農村送去新鮮的血液,煥發農村的活力。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將職業農民培育納入國家教育培訓發展規劃,基本形成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把職業農民培養成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那么,如何讓大學生們掌握各種農業技能,畢業后愿意再回到農村?該學院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是現場實踐教學,把論文答辯搬到田間地頭,在實踐中培養人才,加深學生對土地的感情。二是培養“學農愛農務農”意識,開辦準職業經理人特訓班,鼓勵學生邊學邊實踐,將專業教育與職業理想教育相結合,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涉農事業大有作為。
農業要發展,離不開人才;鄉村要進步,也離不開人才。希望更多有知識、懂技術的專業人才能回歸農村,將創新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帶回去,帶領鄉鄰共同致富,共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樂山日報2016年03月17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