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棄荒現象最早出現在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夠自己吃的就行了”。這是他們的普遍心態。過去維持國家糧食安全的格局是“湖廣熟、天下足”,而今這一格局變成了“北糧南運”、“外糧內運”,甚至原不適應開墾的新疆和東北平原成了糧棉的主產區。對于內地農民撂荒現象,媒體有大量的報道,摘錄如下:
2011年10月29日,光明網記者報道了這樣一組數據:由于沒有充足的勞動力,近年來農村土地撂荒日益嚴重,影響農業穩定和糧食安全。在中西部廣大偏遠的農村,農村的景象如此凋零與寂寞,除了留守兒童與老人,很難找到五十歲以下的勞動力。從東南沿海到內陸省市,土地撂荒造成了整個行政村的消失。統計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09年全國的村民委員會數目每年減少7000多個。土地作為廣大農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很難產出可觀的效益。種地不賺錢,甚至要賠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很多農民都拋棄了祖祖輩輩傳下的土地遺產。土地荒廢已經不是極個別現象,在農忙時節,農田里也只是老弱婦孺,年富力強的農村勞動力大部分已經背井離鄉去城市尋找生存的希望。
2012年5月3日中國網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未來靠誰種地?”的警告。在湖南麻陽縣舒家村鄉獅子灣村,全村10個組留守在農村種地的婦女占種地農民的38.6%,因耕種不過來,村里部分土地撂荒[6]。農村留守人員勞動能力不高,農業規模萎縮和耕種效率下降。獅子灣村村糧食播種面積10年下降了200畝,糧食年總產量下降了23萬公斤,農業生產后勁嚴重不足。
歷史上,當最底層的農民因為吃不飽飯而淪為饑民,甚至盜賊時,只要有人揭竿而起,就會蜂擁而至,一場轟轟烈烈的改朝換代運動就開始了。農民起義的代價是巨大的,誰都盼望和平而痛恨戰爭。過去的農民起義多發生在封建制度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大地主以及富農對小農或雇農的過度欺壓,農民因貧而失去土地,從此吃飯成了問題。但在和平年代,農民只要還有口飯吃,農民起義的概率是很小的,但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的農民紛紛棄荒,任由土地荒蕪,面對這種現實,就不能視而不見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村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