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書界一個熱鬧話題是“農村問題大討論”,特別是中西部的一些農村,“在那里,貧窮與暴富交織,保守與巨變共存。很多景象讓生活方式正在與發達國家接軌的城市人震驚、感慨,而這些在農村只是日常”。
中國的農村,在整個近代史,貫穿著追求現代化的熱情,也隱藏著農村社會式微的哀音。農村問題是一個歷史層層積累的問題,而一些滿是懷念的農村類圖書,往往落入鄉愁與理性的尷尬糾纏,讓人覺得中國農村問題之復雜。
有人徒有情懷,太想急于求成
閻海軍的《崖邊報告:鄉土中國的裂變記錄》以他的家鄉甘肅通渭為參考,以小見大,書寫農民的生活,思考農村的發展。他通過細致、深邃的筆觸,帶著“為生民立言”的憂慮與責任,用文字記錄下他們的故事。所謂“裂變”,指的是經濟大潮對農村社會倫理、道德體系等傳統文化帶來的沖擊。
本書就像一部嚴肅的紙上紀錄片,鄉愁散布在那些小人物的故事里,白描寫法看似平淡,實則驚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進城打工,只留下老弱婦孺留守。長期分居造成夫妻之間、長幼之間的情感裂痕。家族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新一代城市出生的鄉民后代對農村老家的隔閡,孤獨感造成老年人自殺率的上升,光棍找不到媳婦,親族之間暴力加劇……可以說,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種社會關系的基礎,就是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特別是血緣關系,這種‘緣’就是社會關系的基石”———已經發生崩解。
閻海軍認為這一崩解的根源是經濟問題,比如土地政策和城市化帶來的農民貧富分化。因此在本書的后半部分,他著重就這兩點提出自己的想法,探究解決的路徑。然而,《崖邊報告》的風格與內容是分裂的。在現象方面,作者十分感性,但在理性分析方面,作者可能將情感貼得太近了,太急切了,又缺乏必要的親身采訪,甚至過多引用資料,于是難免太過主觀臆斷。
閻海軍認為解決城市化弊端的方式,是農村本土城鎮化、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現代化、守衛鄉土文化等措施,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對城市化的抨擊陷入一種主觀偏見,舉出城市化的污染、物質主義、圈地運動等弊病,認為城市化會破壞農村經濟,戕害農民利益,這就顯得有些論證不足。他只看到城市相當表面的弊端,卻忽略了城市對資源的集聚等優勢。他對農村的裂變有最直觀和深入的感受,但情懷過重鄉愁太滿,缺乏相當的客觀與全面,再美好的情懷也難免被懸置在尷尬中。
這也是情懷,寫那些平淡的日常
與那種無可奈何的悲觀、畢竟東流去的頹廢和試圖回到美好過去的挽歌相比,還有一種寫農村的書,于日常見詩意,于平淡顯真情,那種細碎碎的小鄉村小日子也便多了幾分暖色與溫情。陳輝的《過日子:農民的生活倫理》就是這樣一本書。
陳輝在《過日子》一書中平靜而真誠地描述了近百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至今,陜西關中黃炎村老中青三代人的柴米油鹽、恩恩愛愛、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的平常人生。他在意的并非“鄉愁”,而是黃炎村民日常生活的整個世界與常態。其間,你能讀到很多關中村民對生活的理解:“日子慢慢過,過到啥程度算啥程度。”“你高興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還不如高高興興的。”
陳輝與偶爾由城返鄉,有著道德優越感并俯視鄉野的鄉愁大軍不同,他沒有主題先行地為寫作而寫作———所謂的實錄。他沒有站在不容置疑的親歷者、主人翁的姿態,也沒有舍我其誰地以教化者、得道者的姿態,唱衰一個個被解剖的“小故鄉”。他經常與村民秉燭夜談,一起感慨唏噓,以至于不得不在書中大段大段地呈現他與當事人之間的精彩對白,長篇累牘而不忍割舍。在不少個對談結束的中午,他或是惆悵,或是獨自行走在金黃的麥地間的小道上,不乏悶熱地品味著鄉民們滿是“詩意的話語”。
生活不在遠方,就在此處,就在此時此刻。好好過日子、過上好日子———這是中國人的基本生活理想。過好最普通的生活,執著于當下,生活的意義就在生活中,正如生命的意義不在其外,就在其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金華日報 2016年05月0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