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很多人聽過,但是對其了如指掌的人卻屈指可數,大部分都是處于模棱兩可的狀態(tài)。目前農村承包地土地確權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那么,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到底存在哪些矛盾?基層干部、老百姓有哪些困惑呢?
農民:土地確權后“地就是我的了”
在土地確權的發(fā)展中一位農戶是這么理解土地確權的:“我認為確權是為老百姓做的好事,因為確權就是確在了我的名下,那就相當于是自己的。”
“確權后就是我的了”,這不禁讓我們感到困惑:農村的土地屬于集體是我們國家一直奉行的土地政策,農民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
有專業(yè)人士強調,盡管一直在向老百姓強調“土地所有權屬于集體,目前開展的只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但“確權后土地就是我的了”這樣的想法,仍然隨著土地確權工作的開展在農戶間蔓延開來。
歷史遺留問題成土地確權最大攔路虎
一位負責土地確權的主任說:“自從土地確權工作開展以來,各式各樣的矛盾都有了,自己從來沒有閑下來過。一天平均接待不低于三起糾紛處理。集中在清明節(jié)、過春節(jié),都回老家,只能是講講政策,真正的還是基層的大隊、小隊干部來解決這個問題。這老百姓,誰去了都說自己有理?!?
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矛盾隨著土地確權進程的不斷加快而更加凸顯。一位農經站站長說:“前幾年的時候,農民對提留地有的放棄了,有的不管了,出去打工了,然后村里把這一部分地隨便給了一些人去種?,F在地主又想把地要回來。
大部分農民認為:我種了這么多年了,我不想退出來?!边@就造成了原承包戶和現在耕種者之間的巨大矛盾。這樣的矛盾不好解決。
有一部分經過講道理講政策,可以解決。按法律,當年發(fā)包給誰就確給誰。還有的糾紛,怎么做工作都做不通,就只能走法律程序。他就是認死理,俺就是不給你。
讓負責土地確權的干部頭疼的,還有“人增地不增,人減地不減”導致部分農戶對確權不配合的現象?!耙恍┺r戶不想確權,是因為家庭人口有變化,想調地。尤其是人口相對二輪承包時有增加的,期望到2028年能夠通過調整增加土地。因此這一部分農戶認為,確權后土地的關系長期不變,這對自身不利?!?
土地確權:農民模糊,基層干部也矛盾
盡管針對這一情況國家有明確的處理辦法,但相關基層負責人卻很難解決。不僅是農戶之間的矛盾,農戶與村集體的矛盾也層出不窮。土地確權工作以來,很多地方的土地確權工作因為各類情況較多所以解決難度較高。
有很多農戶都認為確權對自己有好處,但土地確權具體是為了什么,幾乎沒有人能夠回答。
土地確權并不是四個字這么簡單,其中因歷史遺留問題之多,具體確權過程之復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協(xié)調過程中很難做到兩全其美。土地確權,發(fā)展的大方向都是希望農民生活越來越好!
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網轉自:頭條號 土地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