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莫讓份子錢成為新鄉愁

[ 作者:連海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22 錄入:王惠敏 ]

農村熟人社會,有好也有煩。親朋好友、鄉親之間聯系緊密、來往頻繁,有啥難事一呼百應、守望相助,這是好事。不過,“圈子化生存”也有不少煩心事,“份子錢”就是其一。一是名目繁多,農村份子錢已從最初的婚喪嫁娶,擴展到孩子滿月、生日、上學、當兵以及老人過壽、生病、搬家等等;二是行情看漲,份子錢數額近年水漲船高,一路飆升到數百甚至上千元;三是人心不古,有的人為了賺錢,一年能擺兩三次酒,擺完了“生日宴”,擺“升學酒”,一年下來,光份子錢就收不少。你盯著份子錢辦酒席,別人也不傻,不會老做“虧本生意”,于是辦酒席、收份子錢在一些農村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成為一種“新鄉愁”。有農民編順口溜:年年辦酒有搞頭,兩年辦酒打平手,三年才辦冤大頭。

不論如何玩,“份子錢游戲”最終成為一種負和博弈:送出去、收回來,總額不見得減少,但在這過程中,大擺酒席、鋪張浪費不可避免,還可能耽誤生產。哪怕身在農村,許多人對此也是深惡痛絕,很多時候隨大流,不過是人在江湖。一些農村也開始覺醒,想辦法叫停瘋狂的“份子錢游戲”。如云南文山天保村,為了對份子錢陋習說“不”,由全體村民“簽字畫押”,形成村規民約。據村委會主任介紹,“我們初步算了一下,與往年相比,今年全村辦酒席的場次減少了85%左右,為老百姓直接節約資金300余萬元。”(見昨日《中國青年報》)

應該說,份子錢本身并沒有問題。一方面,在農村這樣一個熟人社會中,份子錢維系了農村社會最低限度的人情往來。在婚喪嫁娶各種活動中隨份子,就像給機器注入潤滑劑,對維持農村社會良好運轉大有幫助;另一方面,農村份子錢散發出濃濃的互助性質。在過去,農村的生產方式比較落后、生產效率比較低,婚喪嫁娶等家庭大事,僅靠一家一戶難以完成,往往需要鄰里鄉親、親朋好友伸出援手,于是便有了湊份子錢這回事。問題在于,如今份子錢已經變味甚至異化,一些人辦酒席收份子錢,早就超越上述兩種目的,斂財目的太明顯,游戲就不好玩了。

農村成為份子錢的“重災區”,法律法規管不到,簽訂村規民約或許是個好辦法。形成共識、簽下保證,對村民是一種行為約束,對村干部是一個管理依據。一些人開始難免不適應,甚至言行不一,若有一個強有力的村干部班子,嚴格以村規民約治村,久久為功就會養成一種風氣。此前有報道稱,山東淄博的南太合村,早在30年前就訂立了這樣的規矩:無論紅白喜事,主人不準大操大辦,留下來吃飯的只有近親屬,份子錢一律只有5角錢,據說這個規矩一直堅持到現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 中文方字幕亚洲本在线 |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免费 |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区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