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古代的縣令、知縣和縣長有何區別?

[ 作者:明清源唐宋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08 錄入:實習編輯 ]

縣這一建制一般認為最早始于春秋的楚國,到了戰國時期各國紛紛效仿,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分天下為36郡,郡下設縣,縣成為由中央管理的最低一級行政機構。

在秦漢時期,縣的最高長官稱為縣令或者縣長(“知縣”還沒出現,下文會說),有何區別?很簡單,大縣的長官叫縣令,小縣的就叫縣長。《漢書?百官公卿表》里面詳細記載了這一區別:

"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這里解釋說當時的縣是以人口多寡來分等級的,人口萬戶以上的大縣的長官稱為縣令,秩在六百石到一千石之間;人口不足萬戶的是小縣,長官叫縣長。

縣官所在的縣的等級高,他的品級待遇也相對高一些,如剛剛所提到的縣令的俸祿在六百石到一千石之間,而縣長的俸祿在三百石到五百石之間。而且縣令比縣長獲得的提升機會更多,升遷的級別也更高,大部分縣長一般被升遷的職位就是到縣令這一級別,而縣令可被調任到郡和中央任職。

所以雖然同樣是一個縣的BOSS,但縣令和縣長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縣令和縣長兩種稱呼同時存在的狀況一直延續到了魏晉南北朝結束。到隋朝的時候,一縣之長官統一稱為“縣令”,“縣長”消失了(到了近現代才重新出現)。

唐朝承襲隋制依然統稱縣令,但出現了一個新事物,那就是:知縣。唐朝的時候由于某些地方縣令空缺,朝廷直接派佐官到該地方管理某縣,稱為知縣事,如唐大中六年四月,“裴讓權知縣事”。但唐朝知縣尚不是固定的官職,“因事而設,事已即罷”,縣令還是主流。

到了宋朝,縣長官稱知縣始成為定制,朝廷對那些戶口多、地理位置重要等縣由中央直接派官去管理,稱為“知縣”,而那些小縣的長官則由選人擔任,稱“縣令”,所以宋朝的縣長官有稱“知縣”或者“縣令”的,在地位上,知縣比縣令高,畢竟是京城來的嘛。

而到了元朝,縣的長官被改稱為達魯花赤,這個具有蒙古特色的名字和之前的朝代和后來的朝代都不同。在達魯花赤下面設有縣尹和縣丞等。

明清兩代,縣的長官都統稱為知縣。

所以中國縣一級的最高長官的稱謂的發展變化是:秦漢魏晉南北朝稱“縣令”或者“縣長”;隋朝統稱“縣令”,“縣長”這一稱謂消失了;唐朝仍稱“縣令”,但新出現了“知縣”這一臨時官制;宋朝稱“知縣”或者“縣令”;元朝沒有沿襲前朝,改稱“達魯花赤”;明清兩朝一律稱“知縣”,“縣令”這一稱謂消失。

當然,一個縣除了有最高長官,還有一些佐官協助他管理縣務,如縣丞(副縣長),主簿(縣政府秘書長),縣尉(縣公安局長兼武裝部部長),以及為數不少的吏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明清源唐宋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乱子伦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字幕专区在线精品乱码 |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婷婷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做 |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