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4時許,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漩坪鄉椿芽村2組(小地名:黃蓮樹)處,一輛共載有9人的農用車發生側翻,導致9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較重,但無生命危險。(來源于中國新聞網)
9名綿陽農業局干部不辭辛勞,驅車前往北川山區對貧困戶進行扶貧活動,傳授農業技術、講解政策,發放農作資料,如此接地氣的扶貧活動無疑是值得稱贊也是為群眾所期待的。然而,就在返程中發生車禍,實是9名扶貧干部始料不及的。所幸,他們都得到了及時醫治。
然而,就在此時,卻有人在網絡上散布肆意抹黑、誹謗這9名扶貧干部的事跡,不禁令人寒心。眾所周知,北川山區,道路艱險,發生車禍的風險系數很高。9名扶貧干部不畏前路險惡,路不通,換上農用車繼續前行,一心掛念著山里的貧困群眾,想著如何把扶貧舉措落實到精準二字上,把希望帶到山里去,通過切實的行動讓貧困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和扶貧干部的擔當。心中有民、心中有信、不忘初心、銘記使命的黨員干部才會有這樣的擔當,才有這樣無畏困難的政治覺悟。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這就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怕苦、一怕累、不懼困難、無畏犧牲的紅色品質和崇高精神。
扶貧路險,尤其是連接貧困山區與城市的交通要道。9名綿陽扶貧干部的遭遇不禁讓人聯想到不久前發生的樂山7名扶貧干部勘察路況時遇難的悲劇,當時也引發了社會強烈的反響,在引發公眾感動之余,也讓不少人擔心,何以將扶貧路上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在保證扶貧干部生命安全的條件下打贏脫貧攻堅戰。李白曾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北川路險,驗證著“蜀道之難”。今天,在全面脫貧攻堅的總口角聲中,不只面臨著連通山區與外界的交通要道,還有緊迫的時間、眾多的待脫貧的貧困人口、嚴峻的扶貧形勢。但無疑,當前脫貧工作中最緊要的任務,就是首先打通扶貧路。
不畏艱險才能鋪就脫貧致富之路。“十三五”時期是全面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未來不足五年的時間內,要脫貧5000多萬貧困人口,這個任務相當艱巨沉重。特別是對于地理位置處于腹地的綿陽北川縣,地理條件差、自然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薄弱,脫貧攻堅談何容易?更需扶貧干部們樹立不畏艱險的精神和不懼挑戰的意志,勇于擔當,無畏前行,敢于啃“硬骨頭”,堅持“水滴石穿”式的扶貧方式,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必能打通扶貧路,讓外來的技術、資金、產業不斷流入,讓貧困山區的自然資源、旅游資源、農業產品紛紛變成真金白銀,促使農民增收,實現徹底脫貧、脫貧徹底。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