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印發五大經濟區“十三五”發展規劃。以經濟區為主體出臺五年發展規劃,在我省歷史上還是首次。編制組專家表示,這是適應當下和未來經濟形勢的嶄新舉措,展現出政府指導經濟發展的新視角和新作用。《四川日報》
五大經濟區“十三五”發展規劃是個什么概念?作為四川歷史的首次,顯然極具開創意義,預示著未來五年四川經濟發展的新方向新常態新亮點新希望。
五大經濟區是什么?將四川的經濟版圖按方位劃分為川西北、成都平原、川東北、攀西、川南五個區域,每個經濟區經濟基礎不一、經濟實力不一、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不一,承載的功能也必然不同。作為經濟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川南經濟區,在全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承擔著推動全省形成一馬當先、梯次競相跨越的生動局面的使命。尤為特殊的是川西北經濟區,其生態功能居于首要地位。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所決定的,作為長江、黃河源區和兩大水系主要水源涵養地,對保障周邊省(區)和省內水資源需求,維系長江、黃河流域乃至全國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該區域的生態遭到破壞,影響的將是整個長江流域數百萬平方公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鑒于該區域生態的脆弱性和極端重要性,以涵養和保護生態為主,以發展綠色生態經濟為次,是川西北經濟區最為核心的功能。而成都平原經濟區是全省經濟的主要支撐和示范區,川東北和攀西兩大經濟區則突出戰略資源和優勢資源綜合開發。五大經濟區同步協調,主體功能不同,各有特色,呈現多樣化、多極化、同步協調發展的新常態。
五大經濟區繪就了未來五年四川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對習近平總書記五大發展新理念的堅決貫徹,也是全省上下對四川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藍圖已經繪就,未來四川發展的美麗畫卷正在緩緩打開。然而將夢想照進現實絕非在朝夕之間,五大經濟區承載著五大新發展理念的夢想,承載著全川人民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載著四川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希望。
五大經濟區引領四川科學發展新常態。從五年發展規劃藍圖可以清晰的預見四川發展的光明前景,各個經濟區功能各一、分工不同、各有側重,形成了優勢互補。在區域劃分和功能定位上,堅持了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既突出了貫徹新理念的綠色、創新、共享、協調等基調,又體現了發展方向和產業選擇的科學性和精細化。科學發展的藍圖已經勾勒出來,夢想正在一點點照進現實,接下來,至關重要的事,就是下好全面協調發展的整盤棋,全面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推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每一個難關、每個難啃的“硬骨頭”、每一個堡壘,都須全川上下一心、凝聚力量、眾志成城,在五年發展規劃的科學指引下攻堅克難,把宏偉藍圖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