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辭職現象自去年以來引發社會關注。一些公職人員主動請辭,一些黨政機關亦在制度設計上為公務員隊伍“預留出口”,以期構建合理順暢的人才流動機制。(新華網,12月12日)
公職人員辭職在最近幾年屢見不鮮,從科級到處級一直到廳級,逐漸呈現出層級升高、人數增多的態勢。按理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才流動本來屬于社會正常現象,但值得關注的是,在黨的十八大以前,人們都爭著搶著去做官,辭職者寥寥無幾,而在十八大以后,主動請辭的人越來越多。
究其原因,筆者歸納了一下,其一,十八大以后,對公職人員要求越來越嚴,待遇越來越差,風險越來越大,一些官員除了“走為上計”之外,已無計可施,嘗不到“甜頭”,等不到“盼頭”。其二,一些辭職的公職人員在當初進入政治仕途的時候就“心懷不軌”,企圖通過權力攫取利益,當這種夢想破滅時,就不得不“淡出江湖”。其三,一些辭職的公職人員本來就是想混口飯吃,然而公職人員這碗飯越來越不好混,動不動就問責為官不為,有的崗位還如履薄冰,與其膽戰心驚地過日子,不如無官一身輕,自由創業。
當然,不排除一些公職人員確實有能力,在其他的行業更有發展前途,干啥都是創業,選擇退出公職行業,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更好地為社會創造價值和財富。但筆者還是想溫馨提示一下,官員看破政治“紅塵”,還需念好創業“真經”。
一方面,公職崗位也是一個很好的創業平臺,如果真心想創業,“為人民服務”既是高尚的,又是偉大的。官當好了,既有可能讓自己功垂萬代,讓所有世人所敬仰和銘記,比如孔繁森、焦裕祿、向善洲、蘭輝等先進典型模范;還可以為人民造福,一項項民生工程的打造,一座座橋梁的搭建,一條條道路的暢通,讓人們享受到政策的優厚,享受到黨的溫暖,而作為參與其中的黨員干部,不免會有“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欣慰,體會到滿滿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另一方面,辭去公職崗位過后,還需用心創業、用實際本領創業,既不能利用其在位時的地位和影響,與某個領域的商人抱團取暖、一起求財;也不能利用曾經的朋友圈、同事圈、勢力圈左右權力的“方向盤”。看看反腐諸多案例,退休不是反腐的法外之地,國外不是貪腐的避風港灣,“老虎”被打,“蒼蠅”被拍、“狐貍”被抓,無數事實印證,心懷叵測的人是念不好創業“真經”的。
習近平總書記曾諄諄教導廣大黨員干部“創業要實”。如何讓“實”落地,既需要行動上的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又需要思想上的擺正位置、端正紅心、不忘初心,以實為弦才能奏好創業的最強音。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