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一貧困農戶達到脫貧標準,安徽宿州市村干部王西軍竟然填寫脫貧調查表“造假”,王西軍因此受到黨內警告處分。(4月20日,新華網)
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目前一項重要使命。擺脫貧困,事關人民福祉,人民群眾過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民族夢、中國夢才能實現。而要消除貧困,從上到下必須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讓人民群眾真正過上好日子,而不是靠自以為是的村干部在報告表中涂改幾個數字來弄虛作假。
調查表“造假”,讓貧困戶看起來是脫了貧,實則生活沒有得到一點改善,這樣的脫貧有何意義?對貧困戶識別不精準、工作失職等問題在實際工作中也確實存在,還有的干部在聯系貧困戶工作中,至始至終沒有到定點幫扶貧困戶家中去,對其不聞不問,摸不清貧困戶家中的情況,遇到有上級部門檢查,才匆忙下去做表面功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相信,貧困戶不需要這種被忽悠的幫扶。
出現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是一些干部從頭到尾沒有把脫貧工作當成一項具體的工作來抓,在中心工作面前都耍這些把戲,很難想象在平時的工作中作風是何等漂浮,這樣的干部不配為人民的干部。
要杜絕在脫貧工作中出現弄虛作假、識別不精準、把關不嚴、履職不力等問題,相關負責干部必須受到嚴處之外,腳踏實地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是關鍵。首先要做到精準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其次要做到精確幫扶,這是精準扶貧的關鍵。再次要做到精確管理,這是精準扶貧的保證。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地走精準扶貧之路,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讓貧困地區人民情愿、主動、自信、堅定地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龍安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