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天前,年僅29歲的干木鳥村第一書記杜茂,因左肢靜脈血栓導致大面積肺栓塞不幸離世,倒在了脫貧攻堅的“戰場”上。(4月28日 四川日報)
杜茂,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干部,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公仆心贏得了當地群眾的普遍贊譽。龍爾甲鄉干木鳥村,是阿壩州馬爾康市較為偏遠且基礎條件極差的一個高山貧困村。2015年9月,杜茂主動申請從馬爾康市委宣傳部下派到干木鳥村擔任第一書記。可這位年僅29歲的杜茂,卻因左肢靜脈血栓導致大面積肺栓塞不幸離世,倒在了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讓人無比痛惜。
總所周知,扶貧脫貧工作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事關人民群眾向往美好生活愿望的達成。當前,各級黨員干部都投身到脫貧攻堅任務中,但是脫貧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要想如期達成目標并非易事。此時,各級黨員干部唯有積極對標杜茂,甘當扶貧路上的“孺子牛”,做心系群眾的人民公仆、做立志扶貧的脫貧能手,敢于擔當、攻堅克難,扶貧脫貧的成效才能逐漸凸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如期實現。
杜茂,因為不忍看著父老鄉親生計艱難,因為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執著堅守,杜茂一直懷有幫助村民擺脫貧困的強烈愿望。正是在這種強烈愿望的驅動下,杜茂不怕貧困、不怕艱難,選擇離開馬爾康市委宣傳部,來到干木鳥村,立志做一名帶領村民脫貧的村支書。據同事回憶,杜茂時常和同事說:“我們要把村民的事當自家的事,一件一件干踏實。”在干木鳥村一年多時間,杜茂平均每月走訪村民10余戶次,召開各類會議30余次,收集意見建議120余條,完成通組道路加寬及硬化3公里,通組道路維修5公里,維修干木鳥大橋67米,安裝路燈20盞等。這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動,讓杜茂逐漸成為了村民心中的“親人”,哪家有什么困難,都愛去找他。
扶貧脫貧是當前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實現群眾小康生活的規定動作。黨員干部積極參與扶貧脫貧工作既是要求,也是使命。當前,我國扶貧脫貧工作進入了“最后一公里”階段,面對的工作任務是最難啃的“硬骨頭”,要想在2020年之前全部脫掉“窮帽子”,可謂時間緊、任務重。此時作為扶貧脫貧的主力軍,黨員干部就需要杜茂這種心系群眾、敢于擔當的為民情懷,只有做到始終把群眾生活的冷暖放在心中,才有勇氣挑起帶領群眾脫貧的重擔,才有動力想法設法找尋致富道路。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