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2014年“特色小鎮”概念被時任浙江省省長李強提出以來,現階段特色小鎮建設已遍布全國。作為與傳統行政區劃上的“鎮”有明顯差異的區域,特色小鎮是一種集生產、商貿、旅游、居住及各類關聯服務等功能于一體,具有“產·城·人”深度融合特征的新型發展平臺,其健康發展不僅有利于推動發展動能接續轉換和經濟轉型升級,也有助于促進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并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在建設過程中,關鍵問題是如何將產業發展與特色小鎮建設深度融合,以“產城互動、產城融合”推動特色小鎮發展,避免特色小鎮的“空心化”和“無序化”,努力建設一批新興產業集聚、傳統產業升級、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的特色小鎮。
從“特色小鎮”一詞首次提出至今,特色小鎮發展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在遍地開花的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也暴露了特色小鎮建設的“千鎮一面”和“空心化”等突出問題,如何以產興鎮、產城融合也成為未來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亟需解決的難題。本周,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教授組織群內專家、學者們,針對“如何在產城融合中發展特色小鎮”這一主題展開討論。我們精選了大家發言中的主要觀點發布于這一期推文中,如果你有什么有趣的觀點或是希望對文中作者的觀點進行補充、評價,都可以在下方給我們留言。
觀點
唐德淼(無錫環研中心):
(1)產業形態定位要精準,根植于資源要素稟賦,不能脫離區域優勢產業等核心支撐要素;
(2)空間布局要協調,土地利用要集約,產業發展要協同融合;
(3)從供給側發力創新特色小鎮體制、機制、路徑、建設理念、發展模式、產業形態、社會治理等關鍵環節,聚合創新要素,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4)功能定位要以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為“核”,打造產業和特色小鎮協調發展、雙向融合的產城融合模式;
(5)把特色小鎮“申報審批制”改為“建設備案制”,防止出現新一輪的“圈地運動”。
夏海力(蘇州科技大學):江蘇發展特色小鎮應凸顯江蘇特色,與激發江蘇創新創業活力結合起來:
(1)將解決江蘇城郊農村和小城鎮衰敗問題,踐行小城鎮建設的新理念、塑造新城鎮,與建設特色小鎮結合起來;
(2)將開發區和園區經濟轉型升級、破解制造業鎖定,發展新產業、創造新業態,與建設特色小鎮結合起來;
(3)將江蘇集聚創新創業新人才,與建設特色小鎮結合起來;
(4)將江蘇政府管理的體制機制創新,與建設特色小鎮結合起來。
劉志彪(長江產經智庫):特色小鎮的生命力在于以產業主導的產城融合。發達的產業是基礎,沒有特色產業,小鎮景觀、空間做再好再美,遲早也會衰落。由于產業不是完全可以人為規劃的,因此產城融合的特色小鎮,就不是完全可以人為炮制的,而必須以本地的比較優勢為基礎,以本地化產業為基礎來構建。江蘇平原地區多,尤其是南部大規模制造業發達,有較好的集體經濟基礎,因此特色小鎮的建設必須基于這一省情,不能為了所謂的景觀特色、概念花哨而炮制某些花里胡哨的特色小鎮。在本地堅實的現代化產業的基礎上構建最適宜居住的城市,才是蘇南地區發展的主要任務。這一點情況與浙江等地有很大的不同。
特色小鎮目前只能依賴大城市布局,決定了它只能是點綴式的,而不能成為人類主要的、主導的空間載體方式。
王修志(廣西師范大學):特色小鎮建設需要從長期形成的特殊生產生活方式著手,挖掘內生特色基因,構建特色小鎮的生命力。
孫國民(南京大學博士后):
(1)亮點:做好特色產業,傳承特色文化;
(2)焦點:重點聚焦產、城、人文、生態相互融合;
(3)看點:有可以看的東西和值得看的東西。
馬步洋(Metalink新材料):城市群間點綴的特色小鎮才是江蘇應有之像。小鎮可以解決就業、住宿,但是遠離教育、醫療資源肯定不行。
糜萬?。ńK酷鯊體育):有產業支撐的小鎮才有生命力,有產業才有人氣。
崔衛東(藍鯨咨詢):作為產城融合發展的一種形式,特色小鎮以良好的生活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為基礎,其新產業發展離不開該區域(非鎮非區,3平方公里左右)產業基因。
孫軍(淮海工學院):特色小鎮的成功必須建立在比較優勢和市場化之上,同時需要政府順應市場規律和動態變化并運用政策手段加以引導,確保特色小鎮可持續發展。
順應特色小鎮的形成規律,在城市群落之間尋求特色小鎮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順應人類生活習慣和經濟發展的規律性特征。
紀明(廣西師范學院):基于空間位置的不同,特色小鎮的產城融合路徑應該不同:“城區(或郊區)小鎮”應以生產生活服務業為主,而“縣域小鎮”應該以現代化農業為主。
楊平宇(溫州商學院):特色小鎮發展規劃其實是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產業集聚區,“產·城·人”融合是一個長期、自然融合的過程。
特色小鎮要做好符號的搜集,包括特色文化、特色產業、特色環境。
張小蘭(西南民族大學):特色小鎮建設要堅持市場運作為主體、質量效益為前提,突出制度創新、功能創新等創新理念,推進產業集聚、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實現人與產業、人與自然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李建平(臥龍湖小鎮):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起源于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就業遷徙”而新建的小鎮在當今中國“勢不可擋”,這種特色小鎮必須有自己的經營性物業,例如旅游、度假和醫療養老等產業發展,既是生活配套又是小鎮產業發展支撐,也是小鎮活力和人氣所在。在這一類城鎮化發展中成長的“特色小鎮”,特色就是持續發展、小鎮支撐和品質保證,而不至于像市區居民區的物業靠小區停車費支撐物業延續。
彭本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特色小鎮是長期制度和文化積淀結果,應依托市場力量,以特色產業、特定區位、特色商業模式為基礎進行建設。特色小鎮不一定要融入城市中,邊遠鄉鎮如果有特定的資源也可以打造和培育。
蹤家峰(南開大學):
(1)特色小鎮不能排斥大城市發展,相反只有大城市發展了,才能有特色小鎮的發展空間;
(2)大多數特色小鎮都是自我演化的,政府強推小鎮建設拔苗助長。
何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建設特色小鎮,出路在于“新”,即作為小鎮安身之本的產業要有新意;然而,難點在于特色,特別是如何把特色產業化問題。破局之路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與引導,但最終走向成功一定是市場自我選擇的結果。
夏網生(江蘇省商務廳):特色小鎮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區域,重點應該是強化產業特色,在此基礎上圍繞主導產業做融合發展的文章,把整個小鎮的經濟有機整合起來。
特色小鎮是一個發展起來的結果,形成機理包括文化基因和市場作用;行政手段快速造鎮形成的特色小鎮虛有其表,沒有內涵。
石軍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特色小鎮建設的理論動因應是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根本驅動是產業體系的特色與優勢,現實動力是政府政策的引導優勢;
(2)新晉級特色小鎮相當部分為“人為創造”的特色,短期打造的特色能否長久有待觀望;
(3)特色小鎮建設目標是通過吸收政策資源提升當地GDP,這些小鎮也注定只能首先是經濟特色小鎮,無法成為現代化的城鎮;
(4)特色小鎮建設的區域不平衡特征依然突出。
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政策的動機和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戰略導向、實施方案、市場機制、目標體系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優化空間。
蔣青云(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足,當年費孝通先生從社會發展角度提出的小城鎮建設并未成功;今天,我認為該是時候了,但把特色小鎮建設看成是社會發展而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步驟可能更有意義。
孟楠(徽銀南京):特色小鎮建設要充分調研、嚴格審批,在原有小鎮特色和未來規劃基礎上,以底蘊和特色為核心,合理發展諸如特色傳統文化小鎮、特色產業小鎮、特色體育小鎮等。但不建議將特色小鎮建設納入地方政府考核。
陳偉賢(南京醫科大學一附院):特色小鎮長期居住人群可能以60到70歲的人群為主。
姜德波(南京審計大學):特色小鎮建設應基于優勢的地理位置、特色的自然資源、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良好的人文環境、必要的公共服務,相應才能有穩定的經濟增長、可靠的財力支撐和對人口的吸引。
趙正宇(南京市園林局):
(1)從本地資源稟賦出發,關注原住居民的城鎮化進程;
(2)堅持城鄉規劃全覆蓋,保證公共資源合理分配;
(3)根據主導產業合理配置空間結構,提高土地和空間利用效率;
(4)特色小鎮的本質是城鎮化,讓農民分享城鎮化成果;
(5)加強特色小鎮的生態環境建設,避免走傳統工業化破壞環境的老路。
王思彤(江蘇省統計局):產城融合過程中,是產業影響城市而不是城市影響產業,特色小鎮建設也應該遵循這個規律。小鎮不要被已有的特色標簽限制住,能夠帶動小鎮發展的特色產業就保留并發展,反之就揚棄,發揮小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再造另一種特色。
朱曉煜(南京市市級機關):作為交通通暢、基礎設施完善的區域,特色小鎮應和開發區有本質區別,不應該刻意追求產鎮融合,而是滿足人們需求的產物。有居住功能,自然就有服務功能;政府的作用是基礎設施的投入、合理的規劃、適當的招商引資。
陳心穎(福建省委黨校):
(1)國民消費需求升級和消費觀念的更新對特色小鎮建設在人居環境方面提出了要求;
(2)特色產業的選擇需要某些適合特色發展的高端產業基因或者稟賦來支撐;
(3)現階段特色小鎮應該主要布局在大城市周邊,承接大城市外溢要素。
蘇健(南京市社會科學院):產城融合發展要求特色小鎮以生態環境為依托、以特色產業體系為動力、以生產性和生活性融合為功能關系,實現多元復合性融合。特色小鎮建設和發展應針對該區域經濟基礎和資源稟賦,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輔之以政策調節特色小鎮發展中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更好地發揮產業集聚和輻射功能。政策調節應從經濟環境、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和等方面考慮。
(文字整理:閆東升)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長江產經智庫(微信公眾號)2017-09-0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