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二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主題會議在浙江麗水召開。會議由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CIECC)、浙江省商務廳、麗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中心、麗水市商務局、共青團麗水市委、中國電子商務產業園發展聯盟聯合承辦。繼2016年首屆會議在麗水盛大召開后,該會議已經成為目前國內農村電子商務領域的行業盛會,也是展示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成績和思想經驗交流的重要平臺。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受邀出席會議,并在會上發布《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6-2017)》。
李鳴濤表示,一切跡象表明,一直不被當作主流市場的農村經濟市場,在當下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成為一塊藏寶地,并且,在政府扶持、電商下鄉、青年電商創業等力量的共同推動下,農村電商取得了明顯進展,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以下為報告內容展示: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6—2017)(簡版)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
二○一七年十月
自2014年以來,農村電商得到各界空前關注。農村電子商務連續四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更是專設一節,從更高層次、更廣視角(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電商產業園等)關注農村電子商務,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對電子商務的重視程度持續提升;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互聯網+”現代農業等工作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啟動,一系列政策推動農村電商加快發展;阿里巴巴的“千縣萬村”計劃、京東的“星火燎原”、蘇寧的“鄉村易購”、郵政的“郵掌柜”、聯想的“云農場”等,各類企業加速進入農村電子商務領域……一切跡象表明,一直不被當作主流市場的農村經濟市場,在當下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成為一塊藏寶地,并且,在政府扶持、電商下鄉、青年電商創業等力量的共同推動下,農村電商取得了明顯進展,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本報告通過對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數據、現狀、特點、機遇、挑戰、趨勢分析整理,力求向廣大讀者全面、客觀展示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對未來發展態勢進行理性判斷。
一、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核心數據
(一)農村網民規模達2.01億
近幾年來,農村網民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17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占比為26.7%,規模為2.01億,預計2018年中國農村網民規模將達2.4億。
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也在逐年增高。截止2017年6月,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上升至34%,但低于城鎮35.4個百分點。從不同區域來看,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二)農村網絡零售額達8945.4億元
我國農村網絡零售規模繼續保持加速增長態勢。2016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 達8945.4億元,其中實物型網絡零售額5792.4億元,服務型網絡零售額3153.0億元。2017年上半年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5376.2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38.1%,高出城市4.9個百分點,占全國網絡零售總額的17.3%。
(三)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1588.7億元
2016年,全國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 1588.7億元。其中,經濟作物網絡零售額達1288.8億元。主要經濟作物中,水果、草藥養生、茶飲網絡零售額分別為341.9億元、308.1億元和277.3億元,位于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的前三位。
(四)農村網店達到832萬家
截止2016年年底,農村網店達832萬家,占全網25.8%,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000萬人。農村網絡零售單品數(SKU)達到2.93億個,占全網20.3%。
2016年全國有網商村莊比重為17%,東部為64.5%,中部為19.6%,西部僅有8.1%。農村網商發展向中西部輻射 。
(五)淘寶村達到1311個
截至2016年8月底,全國共有1311個淘寶村 ,其中,浙江、廣東和江蘇的淘寶村數量位居全國前三位。
2016年,我國各類農產品電商園區200家,占各類電商園區的12%,仍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
二、2016-2017中國農村電子商務主要進展與特點
(一)2016-2017中國農村電子商務主要進展情況
1、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加快發展
近年來,我國政府、企業紛紛加大對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商務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活動以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為主要實施內容。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活動截至目前在全國已投入125億,覆蓋756個縣,建設1051個縣級運營中心,5萬個村級電商站點,服務涉及275萬貧困戶。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縣級運營中心和鄉村服務站的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商務部還支持15個省建設了304個農產品倉儲冷鏈中心,聯合15家知名電商平臺開通電商扶貧頻道。
2、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
隨著農村電商的普及、深入,發展中存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愈發凸顯出落地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地方認識到,農村電商不能僅僅就事論事地只做交易,不能僅靠外來平臺支撐農村電商,必須著力培育落在當地的服務體系,才能保證農村電商在當地的可靠運作和持續發展。
3、示范縣引領農村電商發展
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活動是新時期我國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示范活動進展明顯,并開始引領我國農村電商的發展。
(二)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特點
1、區域發展特色化
從農村各區域行業來看,呈現出農產品及其精深加工、旅游及餐飲電商帶動,區域發展各具特色的基本格局。
2、市場格局多元化
2016年各類企業加速進入農村電子商務領域。阿里、京東、蘇寧等全國性電商平臺深耕農村電商市場;電子商務“國家隊”響應號召,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涉農上市企業紛紛涉足農資電商。
3、模式呈現多樣化
很多縣域依托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不斷探索適合于自身的農村電商發展模式。
(1)農村加工業與電商互動發展模式
(2)農村土特產驅動電商發展模式
(3)政府主導農村電商發展模式
4、生鮮電商進入高速發展期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目前處于高速發展期,2016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1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6%,增速相對前幾年有所放緩。預計到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3506.08億元人民幣 。
5、農資電商進入穩定發展期
經過2014年的摸索,2015年的思考,2016年的改進,農資電商已經發現農民需要什么,紛紛在進行補強和基礎搭建,包括服務網點的建設、物流體系的搭建、專家團隊的鞏固等,農資電商進入穩定發展期。
6、農產品社交電商異軍突起
2016年是社交電子商務的爆發元年。隨著線上流量紅利的消退,消費升級趨勢的加速推進,共享經濟的崛起,社交電商逐漸摸索出了一條獨特的農村電商之路,在助力農村電商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成長。
三、中國農村電子商務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機遇
1、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在2015年相關政策密集出臺的基礎上,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各部委累計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共計40余個,基本完成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頂層設計和配套政策部署。2014-2016年,連續三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明確提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電子商務”(含“電商”)共出現8次,并專設一節,從多個方面強調“推進農村電商發展”,這是歷年來第一次。此外,文件還提到兩個國家級專項工作:“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和“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農村電商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2、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逐年提高
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在逐年提高,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賦予越來越多的農民以及農產品“觸電上網”的機會。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農民手機應用培訓工作的廣泛開展(農業部從前年底開始啟動農民手機應用培訓,計劃3年時間讓全國農民都學會用手機上網,做生意),農村電商發展前景廣闊。
3、農村居民消費能力逐步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公布的數據,2016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63元,同比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0130元,農村居民購買力和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隨著農村生產生活商品化程度的全面加深,農村電子商務將進一步得到發展。
4、農民工就業日漸本地化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中披露,2011-2016年,外出農民工增速呈逐年回落趨勢,增速分別為3.4%、3%、1.7%、1.3%、0.4%和0.3%。外出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62.8%逐漸下降到2016年的60.1%。本地農民工增速明顯加快,88.2%的新增農民工由本地人構成。同時,本地農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3.9%,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農民工就業越來越趨向于本地化以及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為農村經濟及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基礎,使其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挑戰
1、農產品上行滯后現象尚未得到根本改觀
我國農業基礎薄弱,農產品生產組織化、規?;?、標準化程度低,有影響力的市場品牌少,同質化現象嚴重。在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農產品上行相對滯后,農民在農村電商中得到的收益較少。從數據統計來看,農村地區網絡銷售主要以服裝、小家電為主,農特產品只排在第三位。多數農村電商經營者停留在低價銷售初級農產品的“搬運工”角色上,品牌意識不強,在產品包裝培育推廣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方面重視不夠,資源優勢尚未充分挖掘。農副產品深加工明顯不足,產品附加值明顯偏低,低價競爭也比較普遍。農產品標準化滯后,也是制約農產品上行的關鍵問題之一。
2、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仍然較大
首先,城鄉網民規模差距明顯。其次,城鄉信息基礎設施差距明顯。最后,觀念上的數字鴻溝更難消除。由于地域、經濟發展等原因,農民的思想觀念較為保守,他們習慣于傳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方式,對于網上銷售、網絡支付等這種異地交易方式還多持不信任的態度,同時,很多縣區、鄉鎮的基層干部也對農村電商缺乏系統全面的知識。
3、人才匱乏仍將常態化
隨著網商規模的不斷擴大,日益壯大的電子商務規模使得人才缺乏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農民網商除了雇傭當地農民作為工人外,還雇傭大批外地村民,來自臨近鄉鎮,有的甚至來自于大城市。曾經外出務工的年輕人開始返鄉,在人才加速回流的同時,無論剛剛起步的農村電商,還是已有領先優勢的農村電商,在營銷、運營、設計等各個崗位、在高中低各個層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尤其是高端復合型人才。
4、農村電商相關配套落后
首先,“最初一公里”上行問題依然是限制農村電商發展的首要瓶頸。其次,農村電商服務仍然滯后,沒有建成完整的生態圈。最后,資金問題依然困擾著農村電商發展。
四、發展趨勢展望
1、農產品上行將呈現產業鏈整合、多渠道探索局面
我國農產品生產體系建設相對落后,而電商對產品標準化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農產品上行,不是把農產品放到網上就可以,而是要進行系統性的開發。首先要整合農產品供應鏈,包括采購、倉儲、包裝、物流、運輸、配送、售后等;其次要進一步整合產業鏈,從農產品的選地、選種、播種、施肥、灌溉、收獲一直延伸到餐桌;產業鏈整合、重資產經營將可能會成為今后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方向。
2、電商產業園發展日益規范化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鼓勵地方規范發展電商產業園”,要求電商產業園“聚集品牌推廣、物流集散、人才培養、技術支持、質量安全等功能服務”,未來農產品電商產業園的發展也將日益規范起來,更有效的進行資源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助力農村電商發展。
3、農村各類服務加速網絡化
未來可通過推動農村各類服務互聯網化,促進農村服務快速增長。在這方面,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大量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農村服務消費電商化的另一個方向是創建基于本地化服務的電商平臺。從農村服務消費看,未來發展的趨勢是聚合農村附近的資源,利用互聯網絡,推動農村與城鎮區域各類服務的融合互動,促進農村服務類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4、農村電子商務本地化、走出去和農旅結合
農村電子商務與旅游產業的結合正在使農村地區的青山綠水變為金山銀山,旅游業發展帶動了電商向本地化發展,從游客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體驗出發,借助電商平臺在更大范圍內整合配置資源,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產品,旅游和電商之間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將為農村發展帶來更多火花。未來以農產品為好的推手,以旅游作為增收方向的農旅結合趨勢將進一步加強。
5、新興技術廣泛使用,賦能農產品電商
新興技術已經開始介入到農產品領域。新興技術的應用及普及將會賦予農產品電商新的動能,幫助解決農產品上行中遇到的質量、標準和產業化等難題。
6、農產品跨境電商日益興起
依托“一帶一路”這個新的世界經濟帶,農產品跨境電商助力農產品引進來與走出去,不僅是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豐富和支撐,更是對我國農業發展的有力促進。農產品跨境電商將釋放沿線各國巨大的農產品市場需求,加速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及時互通互惠互利,讓沿線各國人民受益。
7、農村電商生態系統逐步完善
在農村電商發展中,政府、平臺、電商服務商和當地企業將進一步清晰自己的定位,相互合作,實現協同發展。政府主要做好制訂政策、改善公共服務、規范市場等,積極有為,不缺位、不越位,為農村電商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基礎;平臺主要做好渠道延伸、平臺開放、完善生態等,全方位為企業及創業者賦能;電商群體主要做好推廣運營、新媒體宣傳、大眾創業等;參與電商的傳統企業主要是做好本地服務、產品開發、帶動農戶等。經過各方努力,相信我國農村電商生態系統將逐步完善。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2017-10-1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