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中國城鎮化的五年質變

[ 作者:何茂春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354 更新時間:2017-10-23 錄入:吳玲香 ]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為我國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繪就了藍圖,也開啟了城鄉發展的新征程。彼時,我國的城鎮化率達到了52.57%,表明我們這個具有幾千年農業文明歷史的農業大國,開始進入以城市社會為主的新成長階段。5年后,我國的城鎮化率增長至58%左右,除了數據上的增長,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的生產方式、職業結構、消費行為、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等,也都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

五年來,“城鄉發展一體化”屢次被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及,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體現在城鄉統籌發展上,創新就要堅持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協調就是要堅持城鎮化和產業結構調整同步推進,人民福祉和經濟增長同步推進;綠色就是要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開放就是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步伐,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共享就是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讓城鄉居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享發展成果。因此,五年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關于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等一系列關系到城鄉發展的重要文件相繼出臺,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成為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

五年來,中國的城鎮化隨著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性增強,全國的新型城鎮化進入了加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區域中心城市為依托、縣城和中心鎮為基礎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依靠大城市的龍頭帶動,城鎮之間聯系愈發密切。以成渝城市群為例,5年來,兩大城市通勤時間縮短到2小時以內,沿途的川東、渝西經濟帶迅速成長和壯大,成為四川省、重慶市對外參與競爭、對內引領區域發展的戰略要地。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中國的城鎮化率僅及英國1851年工業化完成時的水平,若按戶籍人口計算則實際的城鎮化率還不足50%。外來人口在職業準入、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方面仍然不能享有事實上的平等待遇,因此,要真正完成城鎮化過程,達到發達國家目前75%—90%的城市化水平,將4億以上的“巨量(農村)人口”整合為名副其實的城市市民,是十九大后未來五年面臨的一大難題。

(作者單位:成都市社科院人口研究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精品国产偷自在线 | 香蕉对碰碰97级久久久 | 自拍偷亚洲产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