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大利是歐盟地區的農業大國之一,近年來農業發展一直保持良好勢頭。對于意大利這樣一個享譽世界的制造業強國,農業的快速發展與政府支持特別是政府構建的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服務體系有很大關系,其中,農業信息服務體系更是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介紹了意大利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的建設背景,梳理了其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經驗,并提出了幾條啟示與建議,以期為中國完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提供參考。
意大利位于歐洲南部, 國土總面積為302 071km, 其中, 35.2%為山區, 41.6%為丘陵, 23.2%為平原[1]。由于平原和河谷較多, 加之屬于典型的地中海氣候, 十分適合農作物生長, 現已成為歐盟的農業大國, 排名僅次于德國和法國[2]。2014年, 意大利實現地區增加值14 508.36億歐元, 其中, 農林漁業占2.2%。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36.15億歐元, 增加293.07億歐元, 農林漁業產品出口額59.22億歐元[3]。可以說, 意大利農業的“逆勢增長”與政府構建的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服務體系有很大關系, 其中, 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意大利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背景
意大利的現代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主要是在歐盟農場會計數據網系統 (FADN) 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歐盟農場會計數據網系統建設始于1965年, 當時出臺的“理事會條例79/65”為它的形成奠定了法律基礎。為了建立一套區域性的農業信息系統, 歐盟對成員國的國內調查體系進行了調整和發展, 制定了統一的數據采集標準和記賬原則, 并從各國選取一定數量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作為樣本, 每年定期收集其會計數據。目前, 農場會計數據網系統已覆蓋各歐盟成員國, 成為區域內普遍采用的經濟政策工具, 用來評估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收入以及農業政策實施造成的影響, 還可以從地區、經濟規模和農場經營類型等不同維度進行深入對比分析。而且, 由于采用了統一的數據采集標準和記賬原則, 農場會計數據網系統也是歐盟現有的唯一經過協調處理的微觀經濟數據來源。根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數據, 農場會計數據網系統每年調查的主體約為80 000個, 搜集變量達到1 000項。雖然上述主體只是歐盟500萬家農場的一小部分, 但占據了區域內約90%的農業用地及90%的農業產出。
在歐盟農場會計數據網系統的基礎上, 意大利采取措施進行了強化, 以體現自身的特色, 也就是建設“意大利農業社會經濟信息系統”。除了具有農場會計數據網系統的傳統功能外, 意大利還希望所收集的數據能為系統之外的機構服務, 如大區政府、大學、研究機構、專業組織、農業生產者代表等。為此, 包括農業政策、食品和林業部, 原國家農業經濟研究所 (INEA) , 國家統計局 (ISTAT) 以及大區政府等相關部門簽署諒解備忘錄, 著力推動農場會計數據網系統與農業經濟賬戶 (EAA) 調查系統有機結合。這項工作分3個階段完成:1998—2002年, 相關參與部門之間達成一致, 明確了所采用的方法, 并開展了實地測試。2003—2006年, 實現了兩項調查的整合。2007年至今, 開始對系統進行協同管理。通過推進兩個系統之間的結合, 實現了參與主體的合作以及數據資源的共建共享, 改善了數據質量, 增強了數據的代表性, 同時, 也分散了統計工作的壓力。
2、意大利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經驗
2.1 服務主體以官方部門為主
在意大利, 提供農業信息服務的機構既有官方的, 如國家統計局 (ISTAT) 、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 (CREA) 、農產品市場服務中心 (ISMEA) 、農業研究與實驗委員會 (CRA) 等, 也有非官方的, 如期貨交易所、各類協會、農業保險公司等, 還有一些半官方的部門, 如水果蔬菜研究中心 (CSO) 。總體而言, 服務主體以官方機構為主。
上述官方機構中, 國家統計局屬于公共研究機構, 是服務于市民和決策者的主要官方統計數據提供者, 也是國家統計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承擔著引導、協調、技術支持和培訓等功能。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由農業政策、食品和林業部組建, 部長或下屬的農村發展局局長任主席, 成員單位包括農業政策、食品和林業部, 原國家農業經濟研究所, 大區政府, 國家統計局等。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是2015年在原國家農業經濟研究所的基礎上建立的, 主要開展科研和決策支撐服務, 下設12個研究中心, 分設于不同地區, 以滿足差異化的服務需求。農產品市場服務中心是一個公共機構, 隸屬農業政策、食品和林業部, 可獨立面向市場提供信息服務。農業研究與實驗委員會也是一個隸屬農業政策、食品和林業部的全國性農業科研機構, 下設15個研究中心和32個研究室, 主要承擔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職能[4]。
2.2 不同主體之間分工明確
在官方信息服務主體中, 國家統計局負責收集和發布宏觀統計信息, 并基于以前的普查數據和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提供的方法, 確定農場會計數據網的調查樣本。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負責協調本國聯絡處開展信息采集工作。聯絡處在收集農業數據時, 一般使用標準化的調查問卷, 以實現歐盟內部數據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聯絡處可以直接開展調查, 也可以與當地農業科研機構合作, 甚至可以把調查任務直接委托給當地的會計事務所、高等院校、農業協會或其他機構。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負責開展農業政策、環境保護、生物工程、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科學研究, 其中, 重點開展勞動力市場、技術推廣和政策效果評估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為政府部門和科研機構提供參考。
農產品市場服務中心可提供農產品市場信息、農業創業、債券承銷、保險和決策支撐等服務。其中, 市場信息服務的具體內容包括生產、批發和零售市場價格監測, 土地市場、氣候條件、供應鏈等方面分析研究以及農產品消費市場和生產者信心指數等的跟蹤調查。農業研究與實驗委員會主要負責農業領域的研究與創新、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農業水資源利用及保護、農產品加工工藝研究、利用生物技術推進農業發展、配合各大區推動農業研究成果轉化、為農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等, 其中, 在信息服務方面, 重點是為農業政策、食品和林業部及大區政府提供農業科技方面的咨詢。
2.3 信息收集遵循規范的流程
為了保證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意大利對整個數據收集整理過程都制定了嚴格而又規范的流程 (圖1) , 并實現了與歐盟相關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
圖1 意大利農場會計數據收集流程
如圖1所示, 整個農場信息收集過程涉及歐盟、國家和大區3個層面。首先, 歐盟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負責提供指導, 各成員國設有歐盟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的聯絡處和國家委員會, 負責具體的信息收集工作。其次, 在意大利國內, 有3個機構直接參與信息收集, 分別是農業政策、食品和林業部, 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 即歐盟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的意大利聯絡處, 以及意大利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其中, 農業政策、食品和林業部作為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和意大利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的主管部門, 負責監督指導信息收集工作, 提供相應的資金和制度保障, 并提出具體的數據處理需求;意大利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負責制訂信息收集行動計劃, 并選取調查樣本;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負責協調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開展調查, 并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分析。第三, 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在各大區設有辦公室, 負責組織大區相關部門、會計辦公室和志愿者開展農場調查。
此外, 針對每一步都制定了詳細的標準, 以確保有章可循。在樣本選擇方面, 意大利制定的標準是營業收入超過4 000歐元, 生產經營規模大于7hm, 選擇依據是全國農業普查數據。在此基礎上, 國家統計局選出約12 000家企業, 并將名單交給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 后者再分配到各大區的辦公室進行具體分析。按照一定的分層法, 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將全國分為2 184個模塊, 每個模塊至少包含5家農場。最后, 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從大區相關部門、會計辦公室和志愿者中選取工作人員, 進入農場開展調查, 調查內容包括土地、資產、用工、投入等多個方面。信息收集完成后, 利用GAIA軟件進行管理和控制, 由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對匯總后的信息進行核查。
諸如農產品市場服務中心等面向市場服務的機構, 也制定了成熟、規范的信息收集體系和流程。該機構自1965年開始建立了自主的價格監測網絡, 在全國范圍內設置了300多個監測點, 以實時監測農產品生產、批發和零售價格。另外, 他們還監測全國約300家市場、超過600種農產品、30多類成本項目, 每年開展調查近30萬次。而且, 他們還追蹤9 000多個家庭、2 300多家農場, 以測算農產品消費和生產者信心指數。
2.4 服務方式和對象呈現多元化
在意大利, 政府是最主要的農業信息使用者。政府通過對各類農業信息的分析來制定農業政策和法規, 并對農產品市場進行宏觀調控。除政府外, 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生產經營主體也是農業信息的主要利用者之一, 他們主要通過訂閱農業期刊、報紙和訪問互聯網來獲取所需信息, 在此基礎上制定生產經營決策。服務對象的需求不同, 決定了服務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可以說意大利農業信息服務的方式和對象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表1) 。
表1 不同農業信息服務主體的分工、對象和方式
3、啟示與建議
3.1 形成農業信息服務合力
在意大利, 除農業政策、食品和林業部外, 諸如國家統計局、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農產品市場服務中心、農業研究與實驗委員會等很多官方機構都參與了農業信息服務工作。特別是國家統計局、農場會計數據網委員會和農業研究與經濟理事會, 更是通過合理分工, 聯合構建了運作有序的農場信息收集體系。中國農業信息服務雖然參與部門較多, 但缺乏統籌安排與機制連接, 難以形成有效的資源整合和協調配合, 導致農業信息服務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從這一角度講, 中國有必要學習意大利多部門分工合作的經驗, 建立獨立運行的系統化的信息收集體系。
3.2 強化農業信息質量控制
信息質量對信息使用者決策的準確性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為此, 包括意大利在內的歐盟各國都對信息質量控制工作非常重視。按照他們的要求, 從信息收集完畢到信息發布一般需要歷時15個月, 而且, 在此過程中還要進行數據的標準化處理和信息的反復校正, 以保證質量。為了保證農業信息收集的質量, 意大利嚴格在政府部門、會計辦公室和志愿者中選拔信息收集人員, 有些甚至要求擁有會計師資格才能入選, 而且, 各大區還對入選人員進行專題培訓, 并要求信息收集人員必須到農場主家里填制各類數據收集表。此外, 還開發了專門的信息管理軟件, 制定了嚴格的信息審核制度。這些經驗都非常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
3.3 鼓勵市場主體參與服務
雖然意大利農業信息服務以官方部門為主體, 但是, 政府也鼓勵農業協會、農產品期貨公司和保險機構等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其中, 提供農業信息服務和風險防范保障, 為官方農業信息服務體系提供重要補充[5]。具體來說, 通過大力扶持農業協會、行會組織和農業商會等, 可使農業信息服務更切合市場需求;通過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 可使更多的農業生產經營者, 特別是大型農業企業和進出口企業得以進行套期保值, 以應對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通過建立農產品保險制度, 可以降低自然災害、作物病蟲害、動物疫病等所造成的生產風險。中國正在加快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鼓勵市場主體參與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這方面意大利的做法可供參考。
3.4 增強生產經營者的信息意識
強大的信息需求是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發展的內在動力。意大利農業生產經營者獲取農業信息的主動性很強。代表團在OrtoSole農場參觀考察時, 農場主一直攜帶著一個平板電腦, 可以推測他利用互聯網獲取生產經營信息已經成為常態。由于農業生產經營者信息意識很強, 所以, 歐盟很多報紙和雜志都免費刊登各類農業信息以增加銷量[5]。相比, 中國農業生產者對信息的獲取能力還比較弱, 很多生產者還在依靠傳統的知識積累來從事經營活動, 因此, 未來在加快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的同時, 中國還需要在提升農業生產者綜合素質, 增強其信息獲取和使用意識上下功夫。
作者:龔晶 孫素芬 于峰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市農村遠程信息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部都市農業(北方)重點實驗室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世界農業2017年0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