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陜西搭建“互聯網+” 助力脫貧好方法

[ 作者:齊天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29 錄入:吳玲香 ]

咸陽淳化縣副縣長陳長軍告訴記者,平臺采用貧困戶自營與脫貧助理人經營相結合的模式,完全免費開放。選擇自營的貧困戶,銷售收入全部歸自己所有。對買不起手機、付不起上網費或不會上網賣東西的貧困戶,可以由脫貧助理人幫助上網賣東西,精準幫扶他們脫貧。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隨即,中國各個領域開啟了“互聯網+”時代。所謂“互聯網+”,就是把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這就為傳統的企業開辟了新的市場渠道,現在傳統企業的生意越來越不容易做,成本逐漸增高,而通過互聯網+的方法,可以降低營銷的成本,開辟新的市場渠道。自從“互聯網+”進入到民眾生活,為全國人民帶來無限驚喜,尤其是在扶貧領域,“互聯網+”也在精準扶貧中,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大大的加快了脫貧的腳步。

近日,陜西省多個地區的扶貧工作,也通過結合“互聯網+”有了大跨越。據了解,陜西咸陽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是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然而,以往產品銷路不暢,每到收獲季節,村民總望著掛滿果實的蘋果樹犯愁。4月20日,中行在北京舉行“公益中行”精準扶貧平臺發布儀式,向社會推出“互聯網+公益”扶貧工作模式,“撓頭事”正迎刃而解。“公益中行”平臺一端連接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另一端連在中行境內員工和客戶手機上。消費者在手機上安裝平臺并實名注冊,手指輕輕一點,就能購買貧困群眾的農產品,實現精準幫扶、長期幫扶。打開“公益中行”平臺,陜西咸陽永壽、長武、旬邑、淳化四縣(簡稱“北四縣”)的蘋果、香菇、木耳、苞谷面、獼猴桃、小米等特色農產品一應俱全。公益扶貧參與人數、公益捐贈金額、公益消費數目實時更新、一目了然……高效、精準的背后,是一套科學的運作機制。

據統計,“公益中行”平臺在線登記注冊咸陽北部四縣貧困人口近12.4萬,上線農產品1200余種,公益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貧困戶直接分紅600余萬元、10萬人受益。

“互聯網+”讓扶貧日漸成效,加快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腳步。“互聯網+”更是讓國人緊跟時代步伐,為“兩個一百年”完成每一次的蛻變,更見證了祖國的偉大復興。筆者呼吁,各行各業的人民,請用心經營“互聯網+”,為祖國的發展獻力!

(作者單位:四川省江油市含增鎮江油市老年病醫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91密拍 | 午夜福利91社区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免费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