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種地不如外出務工,農忙時請假收種的收益還頂不上誤工費,農田的“尷尬”處境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存在,尤其是勞務輸出大省河南,這種情況更是突出。農業生產托管的出現,解決了農民外出務工的后顧之憂,促進農業生產。
日前,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對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提出了明確要求,農業生產托管或將成為2018年農業生產的“重頭戲”。
農業生產托管在河南已遍地開花
隨著春節的臨近,在外務工的駐馬店市泌陽縣王俊領提前回到家鄉。“提前回來是要和農業合作社談土地托管的事。”王俊領說,他家有10多畝土地,他和妻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年邁的父母在家里照顧孩子,土地無法耕種。
王俊領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現在種地機械化程度高了,但也需要年富力強的勞動力配合,農忙時候如果請假回來,車費、誤工費加起來和糧食收益差不到哪兒去,如果將農業生產全部托管,不但自己收入不會減少,而且土地托管后還能有收益,也減輕了父母負擔。
王俊領的想法不是個例,代表了大多數外出務工農民的想法。
而對于從事農業生產托管的專業人來說,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托管效益更高。“我之前也是外出打工,隨著外出人員的增多,看到有土地撂荒很心疼,兩年前回來成立了農業合作社,從目前來看比外出打工強,還能照顧到家里,兩全其美。”一家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個別農戶農業生產托管,機械化耕作受到限制,如果土地成區域托管,就會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其實,農業生產托管在河南已經遍地開花,2013年,洛陽就成立了首個土地托管所。“土地托管有兩種形式。”新安縣供銷社負責人說,一種是全托管服務,包括耕種、管理、收獲全過程,協議簽訂后,打破戶與戶之間的界限,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另一種是土地半托管服務。根據村民的需求,由縣供銷社提供同等質量下,不高于同期市場價格的農資產品,土地仍由村民自己耕種。這樣,農民就能從土地上解脫出來,外出務工就沒有了后顧之憂,解決了部分土地撂荒的現象。
農業部發文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
近些年來,各地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積極探索推進服務規模經營、帶動普通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新途徑,形成了農業生產托管等直接服務農戶和農業生產的有效形式,對解決一些地區存在的“種不了地”和“種不好地”等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日,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對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提出了明確要求。
指導意見指出,發展農業生產托管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引領普通農戶參與農業現代化進程。發展農業生產托管,可以通過服務組織的專業化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等要素導入農業生產,切實解決小農經濟經營方式粗放、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二是有利于促進服務規模經營發展。開展農業生產托管,通過服務組織提供專業化、規模化服務,形成了既不流轉土地經營權,又能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新路徑。三是有利于促進農業節本增效。通過開展托管服務,服務組織可以集中采購農業生產資料,降低農業物化成本。四是有利于推進農業綠色生產發展。農業綠色發展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專業化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技術裝備先進,可以有效克服部分農戶缺乏科學使用農資、綠色防控病蟲害等先進技術的困難,促進農業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
指導意見要求推進農業生產托管,要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根據本地區情況,確立在當地重點支持開展托管的農產品生產、托管環節、托管模式以及重點支持的服務規模經營形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三農網 2018-01-1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