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出臺了《深化農田水利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創新農業用水方式、加快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創新農田水利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等七方面部署了進一步深化農田水利改革的主要任務。《意見》提出,深化農田水利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的重點任務,是破解農田水利組織難、投入難、管理難等矛盾的關鍵舉措,是加快補短板強弱項、解決農田水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的短板有哪些?改革的意義是什么?《意見》提出七方面改革的難點和重點在哪些方面?在水利建設改革實施過程中,還有哪些困難和阻力值得關注?本報特約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為讀者進行解讀。
農田水利建設是質量興農、綠色興農重要抓手
中國經濟時報: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的短板有哪些?著力進行改革的意義是什么?
姜文來:盡管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極大地保障了我國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供給,但我國農田水利建設水平與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主要短板有:一是農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現象嚴重。有些地方很久以前建設的農田水利設施還在使用,由于缺乏維修經費,破損嚴重;二是農田水利工程配套設施不健全。雖然國家投資建設了不少重大水利工程,但配套工程需要地方投資。由于地方資金投入不足,導致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配套設施建設不起來,影響了整體工程效益;三是灌排設施不配套。有些農田水利有灌溉設施沒有排水設施,導致能灌溉不能排水,出現澇災等現象;四是農田水利建設標準不高,需要大幅度提升;五是重建設輕管理,國家投入了不少農田水利工程,由于事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導致工程不能發揮效用甚至荒廢。
《意見》的出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這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需要。黨的十九大對“三農”提出了新的要求,農田水利要滿足這些要求就必須進行改革;其次,這是貫徹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需要,農田水利是興農的重要基礎條件,也是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重要抓手;第三,能夠進一步激發和增強農田水利加快發展新動能,促進農田水利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現代化。
加快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是此次改革重點
中國經濟時報:《意見》從七方面部署進一步深化農田水利改革,這七個方面改革的難點和重點在哪些方面?
姜文來:《意見》包含深刻認識深化農田水利改革的重大意義、創新農業用水方式、加快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創新農田水利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推進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創新工程運行管護機制、創新基層水利服務機制等七方面內容,事關農村改革、農業發展、農民致富等很多方面,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每一項改革的實施都有一定的難度。
在這些措施中實施困難最大的是創新農業用水方式。“以水定地、以水定產,因水制宜、量水而行”,此項因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實施起來困難較大。如新疆地區地多水少,如果按照以水定地原則需要退出大量的耕地,但退地涉及到各個方面,推動起來難度很大。
加快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是此次改革的重點。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農業水價改革涉及到諸多方面,以農業水價改革為“牛鼻子”推進其他方面的工作,是今后農田水利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
厘清政府、市場、群眾三方面職責是實施要點
中國經濟時報:目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主要以國家投入為主,此次《意見》提出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目前我國社會資本進入水利建設的狀況如何?在進入過程中有何困難?下一步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困難?
姜文來:國家近年來非常重視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農田水利工程,提出了不少鼓勵措施。從實踐層面來看,也有部分社會資本進入農田水利工程領域,但整體情況不是很理想。
目前出臺的激勵措施還沒有充分調動社會資本進入農田水利領域,這主要是由農田水利工程本身性質所決定。農田水利工程屬于農業基礎性工程,具有投資大、涉及面廣、收益低的特點,沒有足夠的利潤吸引社會資本進入。
從未來發展情況來看,要想調動社會資本進入農田水利的積極性,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社會資本進入農田水利工程的盈利門檻問題。因此,國家應對社會資本進入農田水利工程給予適當補助或者政策扶持,保障社會資本的盈利性。
中國經濟時報:在水利建設改革實施過程中,還有哪些困難和阻力值得關注?對此有何政策建議?
姜文來:《意見》涉及面廣,全面實施影響力大,實施起來會遇到不少困難。但無論如何要將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放在重要位置上,維護農民的利益不受損失是關鍵。對此,我有三方面建議,首先,要深刻認識《意見》的重要意義,這并不是以前工作的進一步強調,而是有許多新的內容,需要高度重視;二是找出重點進行突破,如以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突破點,整體推進《意見》的實施;三是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厘清政府、市場、群眾三方面的職責,要各自發力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避免政府大包大攬。(記者 王麗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2018年03月0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