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鄉村振興落地戰略 田園綜合體的規劃亮點

[ 作者:鐘兵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3-09 錄入:吳玲香 ]

田園綜合體是綜合化發展產業和跨越化利用農村資產,是當前鄉村發展代表創新突破的思維模式,是實現鄉村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聯動發展的一種新模式,是培育和轉換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推動現有農莊、農場、合作社、農業特色小鎮、農業產業園以及農旅產業、鄉村地產等轉型升級的新路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田園綜合體將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農民增收方式、農村生活方式、鄉村治理方式的深刻變化,實現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農業現代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動,奏響“三農”發展全面轉型、鄉村全面振興的“田園交響曲”!

田園綜合體規劃4大轉型思路和6大設計要點

田園綜合體開發不是普通農業旅游空間規劃,而是生產生活娛樂“人本“空間構建。

1、設計過程中注意4大轉型思路

功能轉型,從簡單的農作物生產功能到集生產、加工、銷售、展示為一體的復合功能。

模式轉型,從農業模式轉成農業+的模式。

產業轉型,從農業產業鏈轉變為綜合的產業鏈,產業鏈從生產端向體驗端轉移。

價值轉型,從早期的田園產出不高到拓展新的價值空間,實現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生活價值。

2、在規劃層面保障6大設計要點

生態的保護、修復與重塑

對農田、水域、山林、村莊、道路、景點等進行系統梳理,保護自然、山、水、田園的基本格架及鄉土風貌,保護和修復生態系統,重塑田園生態景觀。

創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

對地域的文脈、地脈進行深入挖掘,創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觀,特別是水景觀、植被景觀、建筑風貌景觀和風景道、綠道、創造意境、美化環境。形成地域鮮明的旅游景觀形象。

“和諧”型自然田園社區

科學地布局建筑道路和城鎮設施,將田園與建筑、城鎮設施融合,建筑與山石、水體、植被、田園共同構筑自然美,環境美,建設人與自然、人與田園十分和諧的田園社區。實現田園即社區,社區即田園。

農業及自然景觀專業設計

景觀節點,景觀軸、景觀區域的專業設計。

“人本”型田園活動空間

提供人們自然的、舒適的生產、生活、游憩的室外空間,激發人的朝氣和探索精神。

鄉土文化時空雙維度衍生

將鄉土文化,區域文化、歷史文化、游憩文化等融入其中。

田園綜合體產業體系構建

田園綜合體開發不是普通農+游業態打造,而是產業鏈創新整合!

1、四大產業體系:

核心產業:以特色農產品和園區為載體的農業生產和農業休閑活動;

支撐產業:直接支持休閑農產品的研發、加工、推介和促銷的企業群及金融、媒體等企業;

配套產業:為創意農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的產業群,如旅游、餐飲、酒吧、娛樂、培訓、田園地產等;

衍生產業:以特色農產品和文化創意成果為要素投入的其他產業群。

11.png

2、產業延伸與互動模式設計

將各產業進行融合、滲透,拓展田園綜合體的產業鏈,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為資源,將農產品與文化、休閑度假、藝術創意相結合,以提升現代農業的價值與產值,創造出優質農產品,拓展農村消費市場和旅游市場。休閑農業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科技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是現代農業發展演變的新趨勢。

通過各個產業的相互滲透融合,把休閑娛樂、養生度假、文化藝術、農業技術、農副產品、農耕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能夠拓展現代農業原有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

在休閑農業產業體系中,一二三產業互融互動,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有效嫁接,文化與科技緊密融合,傳統的功能單一的農業及加工食用的農產品成為現代休閑產品的載體,發揮著引領新型消費潮流的多種功能,開辟了新市場,拓展了新的價值空間,產業價值的乘數效應十分顯著。

12.png

田園綜合體的8大功能分區

1、農業生產區——大田園農業生產空間

定位:生產性主要功能部分,為綜合體發展和運行提供產業支撐和發展動力的核心區域。

功能:農業生產區主要從事種植養殖的生產活動,具有調節田園綜合體微型氣候、增加休閑空間的作用。

選址:通常選在田間水利設施完善,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的區域。

規劃:結合我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遴選合適的種養品種,形成自己的特色農業生產內容。農業生產片區的規劃要有規模效應,能最大化的尊重場地肌理,滿足農作物四季種植的要求;盡量滿足機械化種植的需求;同時考慮機耕道的要求與四季產業的耕作規劃。讓游人認識農業生產全過程,在參與農事活動中充分體驗農業生產的樂趣。還可以開展生態農業示范、農業科普教育示范、農業科技示范、市民/團體認種田等項目。

2、農業景觀區——吸引人氣、提升財氣的核心田園空間

定位:吸引人流、提升土地價值的關鍵,以田園景觀、農業生產和優質農產品為基礎的主題觀光區域

功能:農業景觀區是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休閑吸引物,開發不同特色的主題觀光活動的區域。

要素:利用當地資源環境開發特色園圃等農事景觀,讓游客觀看綠色景觀,親近自然。此外現代農業設施、農業生產過程、農產品展示等也是構成農業特色景觀要素。

規劃:核心景觀片區的規劃布局要突出的景觀主題,規劃主體性景觀及特殊的游覽方式(線路、節點),依托觀賞型農田、名優瓜果園,觀賞苗木、花卉展示區,濕地風光區,山水風光區等自然景觀區,使游人身臨其境的感受田園風光和體會田園鄉村休閑農業的魅力。

3、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產業鏈現代化延伸

定位:以農業產業園區的方式發展現代化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經營。

功能:農業產業園主要從事種養殖生產,及農產品加工、推介、銷售,農產品研發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一般面積較大。農業產業園是田園綜合體形成的基礎。

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應發展循環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無土農業、外向型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型農業,發展生物工程技術。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可包括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現代農業創業園等。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生產為主,也可包含部分農業科普教育及現代農業觀光的內容。

4、生活居住區——城鎮化得以實現的核心承載片區

定位:城鎮化主要功能部分,農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對集中的居住生活區域。

功能:生活居住區是田園綜合體邁向新型城鎮化結構的重要支撐。農民在田園綜合體平臺上參與農業生產勞動、休閑項目經營,承擔相應的分工,又生活于其中,不搬遷異地居住。

規劃:重點考量由于田園綜合體各要素的延伸,帶動休閑產業發展,形成以農業為基礎,休閑為支撐的綜合產業平臺,通過產業融合與產業聚集,引導人員聚集,形成當地農民社區化居住生活、產業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來休閑旅游居住生活等3類人口相對集中的居住生活區域,從而形成了依托田園綜合體的新人口聚集區,構建了鄉村的人口基礎。

5、農業科普教育及農事體驗區——承載農業文化內涵與教育功能重要區域

規劃:可劃出專門的區域,設置現代農業博物館、現代農業示范區、傳統農業體驗區、動植物園、環境自然教育公園、市民農場、創意農業展示區等。上述園區均與休閑游憩體驗相結合。其中傳統農業體驗區有鄉野田園風光、傳統農業生產活動、手工作坊、農家生活和習俗等,可利用保留的古村落。

6、鄉鎮休閑及鄉村度假區——滿足游客農業創意活動的休閑空間

定位:創意農業休閑片區是游人能夠深入體驗農業創意的特色生活空間。

功能:滿足客源各種需,使城鄉居民能夠更深入的體驗鄉村風情活動,享受休閑創意農業帶來的生活樂趣。

規劃:主要利用鄉村的山地、森林、溪流、水庫、湖泊、濕地、居民點及鄉村文化等,開展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及娛樂活動,如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車、漂流、野營、垂釣、劃船、園藝、拓展、CS及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可設立專門的鄉村自然游憩公園及戶外運動公園。有條件的地區可建鄉村度假村,包括鄉村文化民宿、鄉村酒店、小木屋、別墅、農業莊園等。農業莊園應體現“崇尚自然、高端文化、優雅生活、獨立空間”的特點。鄉村度假村應滿足人們回歸自然,歸隱田園的需求。

7、產城一體服務配套區——提供服務、保障的核心區域

功能:產城一體服務配套區是田園綜合體必須具備的配套支撐功能區,為綜合體各項功能和組織運行提供服務和保障的功能區域。

創新規劃理念:

13.png

8、衍生產業區——田園綜合體高級發展模式試點區

創新規劃理念:田園綜合體同樣可以在關注農業基礎、關注農民利益的基礎上,發展衍生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打造多元產業融合。可發展的產業要具有農業及區域文化相關性,如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養生養老產業、農業相關文化地產業等,并可發展一些新興產業,如互聯網農業、體育產業、影視產業、科教產業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鐘兵華創意江山(微信公眾號)2018-03-0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国产在线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 香蕉国产线观看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