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一個地方的農產品賣上好價錢,應該先做地域品牌,還是先做企業品牌?這個問題對于重慶武隆區白馬鎮抱巖村村民張明懷來說,顯得有些難以回答。“其他我不是很清楚,只曉得去年有企業把我們的茶園承包了過后,我們的收入高了很多。”張明懷說。
今年65歲的張明懷種了40年茶,從當年“為國賺外匯”的使命感,到茶場效益下滑工人挑擔沿街叫賣,張明懷對農產品的“品牌”有了比較樸素的認識。
“最早是國家包銷出口,后來外國人不要,我們茶場的工人只好把干茶葉挑出去賣,好的能賣3塊錢左右一斤,差點的一塊錢一斤都賣不起,原因就是當時技術不行,產品質量上不去,也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張明懷說,“后來我只有跑到浙江區打工,一個月400元左右,也比家里好。”
到90年代后期,隨著國內市場對茶葉的需求上升,武隆開始有私人企業嘗試承包以前的老茶場,并在政府引導下形成地域品牌,思鄉情切的張明懷就成了首批回歸的茶農。“只要家鄉有一點希望,我都愿意馬上回來。”張明懷說。
市場需求向好是一個方面,但面對國內其他省市的強勢茶葉品牌,重慶本地茶葉品牌的生存就顯得比較艱難,張明懷的收入也似乎碰到了一個看不見的天花板。“重慶是一個中國茶葉的‘大小區’,其中‘大’是指市場大,消費量大,‘小’是指相對于市場,我們的產業規模還比較小。”西南大學茶學系主任、重慶茶葉學會會長童華榮說,“現在全國人均茶葉的消費量比之前有了大幅提升,但茶葉基地的規模和產量也在不斷增加,以后做出自己的品牌,實現差異化競爭就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重慶產不出好茶嗎?我不這樣認為。”作為承包了張明懷村茶場的企業負責人,重慶市武隆旅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正懷在做企業之前,有多年基層工作經驗,對武隆茶產業的情況有足夠了解。
“早在3000年前,武隆一帶就是著名茶區,巴人向武王獻‘貢’之茶即產自渝南涪陵郡,歷史上我們的白馬茶、虎老溪茶都是歷史上入書的好品種。”徐正懷告訴中新網記者,武隆的茶產區主要在北緯30度,海拔1200-1600米的高山上,有高達98%的森林覆蓋率,并形成了獨有的T字型小氣候區。在上世紀60年代茶葉還是我國創匯主要物資的時候,武隆幾乎所有高山村都有自己的茶場,后來由于改革開放,大量茶農為追求好點的生活紛紛外出務工,就留下了大批廢棄的茶場,這些茶場里的茶樹經過了幾十年的野化,已經成了不可多得的野化茶園。
“我們做了一個統計,武隆全區的野化茶園大概有62000畝,現在是非常好的資源,”徐正懷說,“現在我們想的就是如何把這個資源做好。”
徐正懷想要“做好”武隆的茶產業,提升品質,進而形成自己的品牌仍是不二法門,但這個品牌該怎么做,徐正懷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以前一涉及到農業,說鄉村振興,我們大多想到的是地區的地域品牌,但是一個地區的產品質量是很難做到標準化的,這里面涉及因素很多;我就想嘗試一下,在企業實力足夠的前提下,完全按企業的標準來打造一個企業品牌,”徐正懷說,“這樣的好處就是企業可以嚴格地按照企業的規范和標準,對茶葉產品的質量進行全程把控,并且在營銷、包裝,以及和旅游資源的整合上進行有效配置、減少因個體利益糾紛造成的資源浪費和品牌損失。”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兩次提到了‘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徐正懷說,“這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對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決心,我們作為扎根農村的企業,就應該有更多的嘗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