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協同創新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 作者:杜國明??李全峰??馬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4-07 錄入:王惠敏 ]

閱讀提示:黑土地作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是稀缺的寶貴資源,更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東北三省考察,關心黑土地耕地利用安全,強調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黑土地保護工程。3月20日,自然資源部農用地質量與監控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黑土地現代農業研究院、東北農業大學組織專家以“加強黑土地保護,跨學科協同創新”為主題舉辦在線研討會,就黑土地保護和利用的重要問題進行了探討建言。

1、科學界定黑土與黑土區概念

在與會專家看來,保護黑土資源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明確黑土與黑土區的概念、范圍及其劃界。

“黑土是十分珍貴的自然資源和農業生產資料,明確黑土的概念和范圍可反映出黑土發生演化的規律,能夠為開展黑土區全要素、綜合性調查監測提供基礎,同時也有利于因地制宜地進行耕地管理。然而,目前黑土的概念和范圍一直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吳克寧提出,“我們需要融合國際黑土聯盟和土壤診斷分類體系的黑土區土壤資源、土壤分類方案。黑土層的厚度、土壤顏色、有機質含量、鹽基飽和度以及土壤結構均可對定義黑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張甘霖認為,東北黑土區的劃定存在著不同的方案,目前常將黑土區劃分為廣義黑土區和狹義黑土區。廣義黑土區,采用自然邊界描述了東北黑土區的范圍。在《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中,東北黑土區是8個一級區中的一個,面積為109萬平方千米,包括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全部、遼寧省北部和內蒙古東部。狹義黑土區又被稱為典型黑土,專指中國土壤發生學分類中的黑土類,或指代中國土壤發生學分類中的黑土和黑鈣土劃分的范圍即為黑土或黑鈣土的集中分布區。在張甘霖看來,無論是廣義黑土區,還是狹義黑土區,均未能給出具體界線和劃分方法。其原因在于黑土的定義不夠明確,缺乏足夠的土壤空間分布數據支持黑土區的劃分。隨著黑土侵蝕和土地退化現象日益嚴重,亟待準確劃定“東北黑土區”的邊界,以便制定精準保護黑土的政策和規劃。

2、黑土區全要素綜合性調查監測勢在必行

“過去,雖然有開展過黑土資源調查和監測工作,但并沒有全面、系統、專項的黑土地資源調查工作,更缺乏精準、全面、系統的數據。如果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對黑土地的全面調查,可直接為開展黑土地區國土空間的規劃、各種保護措施的實施及其利用提供科學的基礎性資料。”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占錄的一席話得到了與會專家們的積極響應。針對黑土退化現象日益嚴重的現象,與會專家呼吁,要對黑土區進行系統性調查和現代化監測。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孔祥斌認為,過往的黑土調查與監測所獲得的數據,存在著數據覆蓋不全面,數據年代久遠,時效性較差等問題。要想實現黑土資源可持續利用,下一步須完善黑土區地質環境監測、水文動態監測、土壤侵蝕監測以及黑土地資源調查。

“地質環境監測對黑土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價值。”吉林大學教授王冬艷期待從地質角度為黑土保護提供更多思路:一方面,區域地質構造影響地表水的展布、地下水存儲和運移,而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特征會直接影響黑土性質。另一方面,區域地質地球化學特征是土壤質量和土壤環境的重要表征。東北黑土區的土壤水、大氣降塵中一些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的分布與農產品品質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因此,王冬艷建議開展黑土區耕地生態地質調查,構建東北生態地質的大數據平臺,為東北生態地質承載能力等提供數據支撐。

水分是土壤的血液,將水用好是黑土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一個重要前提。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超指出,雖然東北地區有嫩江、松花江這樣的大江大河,但因其降水量較少、蒸發量較大,整體水量其實并不充足。“黑土是多孔體,大多數孔隙都比較小,而且相互連通,形成毛細管,土壤水分大部分都儲存在這些孔隙之中。水分的缺失常常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以致沙化和鹽堿化。因此,調查清楚黑土中的水分含量,對保護好和利用好東北黑土地是非常有意義的。”張超說。

“東北黑土保護一直都在強調侵蝕的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張斌解釋,黑土侵蝕是指黑土及其母質在水力、風力、凍融或重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壞、剝蝕、搬運和沉積的過程。他表示,東北現在既有侵蝕,還有水蝕和風蝕,侵蝕可使有機質含量下降,黑土層變薄,嚴重制約土壤生產力,造成糧食產量不穩定和生產效益下降。如果能監測土壤侵蝕的動態變化,可對黑土退化做出及時預警,從而保護黑土資源。

3、黑土地保護科學技術創新迫在眉睫

針對我國黑土地少、薄、瘦的問題,與會專家強調,亟待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黑土區進行治理,加強黑土區科學技術創新

張甘霖提出,開展黑土地綜合研究是必然趨勢,重點從以下3個層面認知:一是從宏觀層面根據農業和非農業、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布局進行科學研究。“農業和非農業,旱地和水田,地表水和地下水應該從布局上有一個科學的方案。哪怕是水田里不同作物都應有不同的灌溉類型。”二是從景觀層面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的綜合治理,尤其是防護林帶、土壤污染的防控。“這些治理需要有科技的支撐,特別要注重水土資源之間的協調。”三是認識注重農業環境的協調問題,從植被、土壤、地下水等方面開展系統研究。“農業資源環境之間的平衡,毫無疑問以保護優先。我們要降低黑土退化的速度,然后做到逐步恢復。”

梨樹縣是東北地區保護黑土地的先行區。在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看來,東北地區黑土的退化是一個系統性問題。當前保護黑土地過程中要明確每個區域生產所面臨的問題,造成黑土地退化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判斷未來農業發展對黑土地可能帶來的影響。根據問題、關鍵因素以及未來的可能性,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實行因地制宜、科學保護的策略。

“如果說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貓’,那么黑土層就是‘大熊貓’的心臟,土壤有機質就是‘大熊貓’的血液。”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韓曉增認為,要實現黑土地的可持續利用,須重點開展黑土保育、養分平衡以及保護性耕作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可為保持黑土肥力以及提升糧食綜合產能提供重要的支撐。

“黑土地保護離不開受污染黑土的安全利用與修復技術。治理黑土污染應針對東北黑土區特殊的氣候特點與土壤類型,重點關注和探討農業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環境效應。”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張穎指出,要以“黑土污染物的環境毒理效應”與“黑土污染物的生物修復”兩個關鍵科學問題為中心,開展有關受污染黑土的安全利用與修復的相關研究,從而建立適宜黑土區氣候及農業生產特點的農業環境污染原位修復技術。

通過科學研究尋找符合當地實際的各類保護性耕作方式,是保護黑土地的關鍵。吉林農業大學教授竇森認為,表土剝離、客土回填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可從數量、質量和高質化利用等三方面來維持黑土耕地的質量。因此,開展相關研究,可將黑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而實現黑土資源的高效可持續利用。

“耕地質量等級評價體系是衡量黑土地保護的重要標準。當前,有必要開展有關東北黑土地區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指標體系、標準和流程的研究。研究成果可摸清耕地質量家底及演變特征,確定耕地質量利用分區,進而豐富土壤培肥與改良理論,從而實現黑土耕地的保育、提升和改良。”沈陽農業大學教授汪景寬指出。

高標準農田規劃設計、土地整治工程監測以及耕地質量與產能評價是提高和保持東北黑土區耕地高效生產的關鍵。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趙華甫認為,大豆種植面積的萎縮、旱改水大面積擴張背景下耕地功能權衡及環境效應,耕地利用方式集約度的變化以及黑土耕地質量的工程提升,是東北黑土區耕地利用研究的焦點。

4、立足差異化政策構建黑土地保護體系

在研討會過程中,專家們提及了保護黑土地的兩種模式——梨樹模式和龍江模式。梨樹模式是在東北地區秸稈全量覆蓋,免耕播種,從而實現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風蝕水蝕、培肥土壤肥力、減少土壤耕作、節約成本等多種功效為一體的、環境友好的農業種植技術模式。龍江模式是針對土壤、水土流失、風蝕等問題采取大豆玉米輪作、秸稈翻混還田、控蝕培肥、秸稈覆蓋等技術,確保糧食綜合產能得到提升與保護。對此,張甘霖提出,梨樹模式對黑土地保護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該模式與龍江模式的內涵既有相似性又有一致性,均以問題為導向提出解決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良好的實踐已經開始,下一步又該如何從黑土區保護模式與體系、黑土利用方式與管理制度等研究角度出發,去構建黑土地保護體系呢?

對此,東北大學教授宋戈圍繞實現黑土地可持續利用,提出東北黑土區保護中需要重點協調的四個關系:一是要協調好黑土地分散經營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關系。二是要協調好黑土地保護與城鎮發展之間的關系。三是要協調好黑土地保護與農民收入之間的關系。四是要協調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東北經濟發展的關系。

“我最關心的是黑土地精準生產的問題,也就是農業生產利用方式或者說土地利用方式精準尺度選擇的問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曉東進一步解釋,東北地區主要是大農場,但也存在很多農戶管理尺度不同的問題。像梨樹模式這種保護性耕作的模式在空間上是否有差異,該模式在不同的地方是否適合,哪些地方可能進行部分措施或者需要采用其他措施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在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劉曉冰看來,東北黑土地退化是掠奪經營、管理不善、用養失調的結果。“東北的廣大農業和水土保持工作者,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但這些技術措施由于耕種者或經營者只追求經濟收益最大化,且保護土地、持久利用的意識淡薄,不接受或很少接納這些保護措施,技術不能規模化推廣限制了黑土地的保護。”因此,劉曉冰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建議:第一,完善有關耕地的法規,約束土地使用者保護性利用黑土地。第二,出臺東北黑土地保護的特殊條例,從法律上破解黑土地保護的瓶頸問題。第三,建立先治理后補償的管理機制,扎實推進黑土地的保護。第四,黑土地保護不能僅從保護黑土本身出發,而應該從生態系統角度,尤其要從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角度對黑土地進行保護。

 

(作者:杜國明  李全峰  馬 辰  東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土地觀察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网站77777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看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日本 | 日本七七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