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靖州縣坳上鎮推進鄉村振興的實踐樣
靖州縣坳上鎮黨委、政府深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實際工作中,堅決不能著急撇攤子、歇歇腳,而是要立足本地特色產業,著力鞏固脫貧成果,守住“返防貧”底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確保幫扶工作節奏不變,勁頭不松,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對全鎮脫貧群眾“扶上馬、送一程”,踏上鄉村振興新征程。
一、基本情況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坳上鎮位于縣城西北部,距縣城12公里,總面積191.15平方公里,耕地2.3萬畝,轄7個行政村,總人口2萬人,累計實現972戶3539人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綜合貧困發生率降0%。坳上鎮區位優越。東接艮山口、南抵鋪口鄉、西至三鍬鄉、北靠會同縣地靈鄉,與貴州天柱縣地湖鄉、我縣大堡子、太陽坪、飛山等八鄉鎮毗鄰。209國道與S578公路(靖州—貴州錦屏縣)穿鎮而過,自古以來就是湘黔兩省三縣八鄉鎮接邊地區的物資集散中心。坳上鎮物產豐富。是被譽為“色冠群梅,味甲江南”的木洞楊梅原產地,是“中國楊梅之鄉”的核心產區,楊梅種植面積3.6萬畝,占地200畝的楊梅品種基地,有楊梅品種56種。盛產有“黑珍珠”之美稱的高山葡萄,高山葡萄面積3000畝。有2個高標準的縣級楊梅良種苗木基地,全鎮楊梅良種苗木基地面積達1000余畝。坳上鎮生態秀美。全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境內山多林密,森林資源豐富,是傳統的“廣木之鄉”。有林地面積24.0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3.76%,是靖州縣的重要林產區和速生工業原料林基地,并擁有生態資源保存完好的九龍山自然保護區。坳上鎮風情濃郁。境內苗、侗人口占總人口的84.39%,苗侗文化保存十分完整,獨具特色,魅力迷人,全鎮3座鼓樓、12座風雨橋、23座涼亭遍布各個村寨。“中國靖州楊梅生態博物館”建筑群正在積極創建國家4A級景區。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鎮黨委、政府按照“產業富鎮、項目活鎮、旅游興鎮”工作思路,緊扣縣委“一帶二鎮三園四區”布局規劃,以“一館、二場、三業”建設為重點,突出楊梅生態博物館建設,完善集鎮、響水集貿市場各項配套功能設施,壯大楊梅、葡萄、中藥材等規模特色種養基地,培育楊梅、黃牛、高山葡萄、中藥材、花卉苗木、青錢柳等6大特色產業,基本形成“一村一亮點、一村一特色”的經濟新模式。
2014年坳上鎮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鄉鎮、2016年坳上鎮榮獲湖南省第一批產鎮融合示范鎮“楊梅小鎮”稱號、2019年,坳上鎮榮獲“湖南省首批十大特色農業小鎮”稱號、2020年坳上鎮榮獲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單位”、2021年坳上鎮榮獲“湖南省首批民族鄉村振興試點單位”、戈盈村榮獲“湖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響水村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村”、木洞村定為“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
二、主要做法及經驗
聚焦“軟實力”,在黨建引領上持續用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020年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強調,健全和落實黨組織領導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對標上級重要指示精神,在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我們始終堅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思想銜接打頭。鎮黨委會定期研究有效銜接具體措施,鎮黨委理論中心組定期開展有關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專題學習,并積極利用“黨員冬春訓”專題培訓,示范帶動各級黨組織深刻領會新時代、新擔當、新使命、新要求,激發奮進鄉村振興使命擔當。二是組織銜接固本。緊緊圍繞“干中選,選中干”的目標,產生新一屆村級班子成員44名,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43%;完成鎮黨委、紀委換屆工作,選出“兩委”成員15名,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66.6%;確定鎮級黨代表103名,縣級黨代表11名,為各村增派駐村工作隊員14名,為進一步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基層隊伍注入新活力。同時,以“抓支部、建制度、壓責任”為目標,將村輔警和村待業的大中專生作為后備干部培養,各村入庫后備干部共31人,為進一步完善村級后備干部管理庫增添效力。三是政策銜接增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堅持事前預防和跟進幫扶兩手抓的工作原則,對照坳上鎮《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實行“周統計、月研究”“分片區督導”等工作制度,強化常態化比對、動態化監測、精準化幫扶等應急響應和監測幫扶機制,在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深入過細做好23戶監測戶、27戶易遷戶后續幫扶工作,持續加強對全鎮建檔立卡脫貧戶、邊緣戶、低保戶、分散供養五保戶、大病戶、重殘戶、突發困難戶的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提升群眾生活質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夯實“硬實力”,在產業發展上聚焦用力。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一是打造加工園區,優化產業結構。在中國楊梅生態博物館建設項目核心區響水村,為提升楊梅品牌價值,優化楊梅產業結構,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不斷優化投資環境,依托本地資源優勢,開展特色農業招商,主攻招商謀發展。2014年底,湖南佰諾酒業投資1.5億元、占地面積為2.9萬平方米的集楊梅生產、銷售、加工為一體的木洞莊園項目正式落戶楊梅產業園區。2018年以來,利用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契機,流轉楊梅林500余畝,建設集楊梅標準化生產、大棚栽培、茯苓楊梅套種于一體的楊梅種植示范園,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強調技術引領,穩步推廣種植合作化、規模化、機械化,全鎮現有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68個,家庭農場33家。二是打造種植基地,增加產業收入。響水、木洞村是靖州楊梅的核心產區,楊梅種植面積達3.5萬畝,占全縣楊梅種植面積的40.6%。目前兩村有黨員示范基地面積2520畝,幫扶基地面積6200余畝,1個黨員創業示范基地--楊梅品種園及楊梅紅等15個成規模的農村經濟組織。通過黨員干部示范帶動、結對幫扶等方式,整合集體林場、門面、凍庫等資源,構建楊梅冷鏈物流系統,搭建喜樂購等電商平臺,引進佰諾酒業、木洞莊園等楊梅加工企業,推進了楊梅文化與民族文化旅游,帶動了鎮里貧困群眾建設楊梅基地,投身楊梅產業,如響水村與湘佰仕公司、木洞莊園合作建設楊梅基地,貧困戶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這幾年,得益于發展楊梅等特色產業,全鎮累計實現972戶3539人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綜合貧困發生率降0%,為全面銜接推動我鎮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三是打造科研中心,增強產業后勁。建成占地2218畝的楊梅品種園,集楊梅種質資源(基因庫)、科研、生產、觀光、采摘體驗等多功能于一體,運用開梯整地、良種壯苗、整形修剪、測土配方、綠色控防等技術集成高標準品種園,其中展示園218畝,采摘體驗園2000畝,引進收集了全國各地的56個楊梅品種,融植物園、博物園、觀光園、產業園、文化園于一體,通過觀光旅游、楊梅鮮果銷售、技術服務咨詢、品種科技研發示范等方式,帶動周邊3500余名群眾創收,該園還榮獲“懷化市黨員創業示范基地”稱號。四是打造現代物流,促進產業升級。認真研究國家、省市縣有關政策,把新能源、新型產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深入推動電子商務進村,完成7個村級服務站建設。積極引進光伏發電項目,九龍、大開2個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可增加7萬余元;同時為打響楊梅品牌,把果農的楊梅“賣得出去、賣得起價”,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坳上鎮黨委、政府積極推動“互聯網+楊梅”戰略,通過電商渠道合作網上售梅,與物流企業合作楊梅冷鏈運輸,截至目前,坳上鎮已成立冷庫及楊梅銷售企業30余家,通過與湖南網上供銷社以及惠農網、喜樂購等電商企業合作,充分利用“互聯網+”、冷鏈物流等方式,構建了通達全國的農副產品營銷網絡,每年線上線下銷售楊梅約25余萬件(700余噸),坳上楊梅鮮果已紅遍了北京、重慶、廣州、長沙、南寧等大中城市,給梅農帶來的直接收益達2000余萬元。五是打造文化旅游,提升產業品質。為開發楊梅生態旅游,提升楊梅文化,帶動楊梅產業進一步發展,提高村民收入“附加值”,中國楊梅生態博物館項目工程在2014年完成投資2930萬元,實施了楊梅節會活動主會場、楊梅采摘體驗游步道、楊梅觀景臺、響水特色村寨、楊梅交易市場等建設,2015年投資7238.5萬元,已完成楊梅特色村寨楊梅采摘循環道路與采摘園觀光道路建設、楊梅文化展示、楊梅溪河道治理、響水棧道、停車場、楊梅品種園以及木洞莊園部分工程等30余個項目建設,該項目規劃總投資4.8億元。并以每年如期舉辦楊梅節為機遇,以梅為媒,以節促發展,每年節會期間吸引全國各地近10萬名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日接待游客3000人以上,實現農村休閑觀光旅游收入2000多萬元。
強化“托舉力”,在鄉村治理上精準用力。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臺載體,妥善解決農村矛盾糾紛,維護好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新時代推進鄉村治理,要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創新鄉村治理方式,為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障。一是健全基層法治,治出一方和諧。深入推進“一村一輔警”建設,深入開展“法律進鄉村”等活動,平安鄉村建設深入推進,呈現出“矛盾隱患得到及時排查化解,農村社會治安狀況持續向好,公共安全管控不斷增強,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顯著提高”的良好態勢。近年來,開展交通勸導80余次,協助開展安全生產檢查120余次,組織義務巡邏隊開展治安巡邏230余次,處理上級信訪交辦案件2件,新增12名社區服刑人員,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案件52余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二是加強基層德治,治出崇德尚禮。充分發揮各村法律講堂、道德講堂的教化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當中。深入挖掘和汲取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精髓,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機關、進校園、進廠子、進村寨,為我鎮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精神動力。并在村民自治基礎上積極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評選創建活動,廣泛開展農村“好婆婆”“好媳婦”等選樹活動,通過典型引導,榜樣帶動,積極傳播正能量,努力在全村形成崇德尚禮的良好風尚。三是完善基層自治,治出村級活力。明確一個觀念,就是確立好村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從機制上徹底改變原來行政化的大包大攬,推動替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轉變,激發居民群眾善治能治的主人翁精神。2019年木洞村580多名村民共同修訂木洞村《村規民約》,不僅有效推動解決違建處罰、生態保護等老大難問題,同時也涉及文化建設,楊梅銷售,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等常態事宜,為真正實現村情民知、村事民議、村官民選、村策民決、村財民管、村務民督、村績民評、村利民享奠定基礎。現階段我鎮7個行政村都有相應的《村規民約》,并在運行中。
健全“基礎力”,在人居環境上久久用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要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一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在“鎮、村想干”和“群眾想干”中找到契合點,支持引導群眾自覺參加到環境整治中來,打好宣傳“主動仗”。制定《坳上鎮環境整治方案》,下發放宣傳資料1500余份,張貼橫幅60條,努力營造環境整治人人皆知、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以團寨為單位,各村配齊盡職盡責保潔員,積極探索開展“村居公益人”活動,大力引導黨員、組長、鄉賢、鄉紳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動廣大群眾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行動,形成每月一次集中勞動、定期考核,村民滿意的長效機制,并對各村(各組)環境衛生開展評比活動,及時通報工作情況,建立問題臺賬,實行掛牌督導、銷號管理,確保守住“鄉愁”,煥發“古韻”,展露“新顏”。二是抓機制健全,促規范管理。坳上鎮始終圍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十三個字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探索建立了“黨政牽頭、村組主抓、保潔員聯動、農戶齊參與”的長效管理模式。并嚴格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及“六無一全”的工作要求,成立了坳上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密切結合懷化市黨員“五個到戶”工作責任體系,成立了鎮、村、小組、黨員、保潔員在內的五級環衛網格網,落實了村干部分片、組干部包組、黨員聯戶制度,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全鎮現有659名網格員深入分包網格,強力推進全領域、全覆蓋、全方位整治行動。三是抓村莊風貌,促環境美化。嚴格落實《懷化市村莊規劃和村民建房管理條例》《懷化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一方面,按照集體提升類村莊、城郊融合型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和撤并搬遷型村莊四種類型,對全鎮所有村莊進行分類。如,木洞村、九龍村以傳統村落傳承為主題,響水、大開等村以“人居環境改善”為主題。另一方面,全面開展村莊清潔、村莊綠化、村莊規劃編制、“空心房”整治等行動,全面開展村莊清潔、村莊綠化、村莊規劃編制、“空心房”整治等行動,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如,木洞村黃家團共拆除空心房20余處,整治路邊違法建筑2處,收回公共空間1500余平方米,并投入資金140余萬元對收回空間加強建設和管理,修建了具有木洞特色的黃家團濕地公園、文化長廊、八角亭及公共停車場所,確保木洞村在村莊規劃建設中主題突出,特色突出。同時,圍繞“十加十”為重點的美麗鄉村全域創建行動,將屬村原則與駐村原則相結合,每年拿出專項經費2萬元,每季度對轄區內7個行政村進行衛生檢查評比,納入年底各村績效評比內容,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2020年坳上鎮榮獲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鎮、市級(縣級)河長制工作“先進鄉鎮”。
三、主要特色
堅持黨建引領,當好鄉村振興主心骨。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深入結合鎮情,積極主動對接貫徹落實上級黨代會精神,借助國家農業生態產業示范園和全省楊梅小鎮金字招牌優勢,大力推行“黨建+產業振興”“黨建+生態振興”“黨建+人才振興”等做法,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工作、融入黨員需求、融入群眾關切,切實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如,響水村按照“黨建強村、楊梅富村、民主理村、法治治村”的發展思路,以楊梅產業為紐帶,創新推行“支部+合作社(協會)+基地+貧困戶”,全鎮7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上級保底收入標準5萬元。
堅持發展為要,探索鄉村振興富民路。立足坳上鎮特有的民族鄉村資源稟賦,全力配合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按照“加工園區+種植基地+科研中心+現代物流+文化旅游”五位一體產業發展模式,和“把種植基地做成景區,把苗侗團寨做成客棧,把楊梅酒廠做成酒莊,把楊梅銷售做成電商,把種植加工技術做成標準,把楊梅物產做成文化”的六個做成的發展思路,整合各類財政資金投入,引導帶動社會投資,重點實施“125611”目標,即建設1個楊梅生態產業園,20家楊梅冷鏈物流企業,5大楊梅產業基地(1個楊梅產業開發基地、1個楊梅品種園基地、1個10畝楊梅種植基地、1個萬畝楊梅綠化苗木基地、1千個楊梅良種苗繁育基地),6個楊梅酒莊,10個楊梅特色民族村寨,100個楊梅農家民族客棧,突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楊梅精品小鎮。
堅持生態優先,建設美麗宜居新鄉村。始終圍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十三個字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把“河長制”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來抓,把“林長制”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常態工作來抓,扎實開展“五治”行動和“1+3”專項治理,在7個行政村共使用機械8臺次,人工155人次,清理垃圾163噸,清理溝渠4.3公里,購置分類垃圾桶470個、垃圾清理車2臺,拆除廢舊房屋20余棟,粉刷宣傳墻面350余平方,并以農村“雙改”為抓手,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快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努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坳上新鄉村。
堅持共治共享,構建幸福和諧新藍圖。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原則,精準實施“七大政策”與“九大工程”,共整合財政涉農資金3000余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產業發展類項目建設;投入資金400余萬元,用于完成27戶126人的易地搬遷工作,投入資金71.95萬元,用于完成危房改造58戶,全鎮972戶353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出列,2020年順利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2021年坳上鎮戈盈村榮獲“湖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并以清潔生態美麗宜居為導向,緊緊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強和創新鄉村社會治理”的的鄉村治理模式,將鄉村振興工作納入到大綜治工作格局中,營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美麗鄉村新風氣。
(供稿單位:懷化市靖州縣坳上鎮人民政府;鄉村發現轉自:《湘村行動:湖南鄉村振興精選案例》,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