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陳錫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和重點在農村

[ 作者:陳錫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13 錄入:吳玲香 ]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今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經濟時報社主辦的第七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在農村。從整個國家的發展全局來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就是解決好“三農”問題。

陳錫文認為,今年是“十三五”時期的開局之年,能否保持住農業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民加快實現小康的目標,是對整個經濟全局具有重大影響的兩個問題。

在農業現代化方面,陳錫文認為糧食產量的“十二連增”不得不提。他介紹,我國從2003年的糧食產量只有8614億斤提高到2015年糧食產量12429億斤,“12年間的年度糧食產量增加了3815億斤,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p>

然而,一方面是國內糧食產量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卻也面臨著糧食進口的持續增加,尤其是國內糧食價格與國際糧食價格的倒掛現象,還催生出諸如對“國內放棄糧食生產”的論調,對此,陳錫文認為這一論調并不科學,且不該簡單下此定論。

針對糧食進口的持續增長,陳錫文表示,2015年預計我國糧食進口量達到1.2億噸以上,即2400億斤,原因就在于我國糧食相對需求仍存有缺口,他介紹,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當前大概的糧食需求規模是12800億斤,因此,我國自產糧食產量和需求相比大概差400億斤,但根據2015年糧食消費主要依靠2014年推算,預計我國2015年供求缺口大約在500多億斤。

而為何2015年的進口規模達到2400億斤,遠超500多億斤的統計缺口?陳錫文說,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存在明顯的偏差,比如在進口的2400億斤糧食當中,最大占比是大豆,今年預計大豆進口會達到8000萬噸,就是1600億斤。大豆進口已經比我們國內的供求缺口超出1000億斤。陳錫文認為,照此看來,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我們的糧食生產中的現有供給有1000億斤的糧食是無效供給。生產出來只能進倉庫,不夠的部分自己解決不了,必須通過市場。這是當前面臨的一個突出的大問題。

而對于國內、國際糧食價格的倒掛,陳錫文認為,討論這個問題需要弄清邊界和概念。所謂國內糧價高于國際市場,是指我國允許的關稅配額內的以1%關稅進口的糧食價格,我們和這個價格相比,比國際市場價格要高。而超出1%關稅配額以外進口的糧食價格將征收超過60%的關稅,價格將遠遠高于國內價格。

“此外,國際能源價格暴跌導致的國際糧食貿易運輸成本的大幅下滑也客觀拉低了國際糧價。”陳錫文表示,國內糧價比國際市場價格高,原因復雜。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因此,任何說“農業沒有出路”的論調都是不科學的。

“但我們也有我們的問題?!彼麖娬{,問題在于生產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增產的不是需求的,即需求供給無法滿足的矛盾。下一步當然要大刀闊斧地進行關于糧食定價機制、補貼方式和收儲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陳錫文認為,改革基本的共識已經形成,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價格要由市場來決定,價格不再承擔補貼農民的功能,所以價格和補貼分離,這個基本思路已經形成,具體怎么向前推進,涉及的問題非常復雜。他認為,這一輪改革至少要實現四項重要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必須擋住進口,但并不是說我們拒絕進口,即在關稅配額內的該進還得進。但要把國內的市場價格回歸到市場需求的水平,只有國內糧食價格能夠頂住進口,國內的糧食市場、糧食生產才能進一步活躍下去。

第二個目標是新的糧食庫存不能再增加。現在新增庫存數量連續幾年來太大,再增加怎么辦,這就是產量的問題,且不光是產量,重要的還有機制。而想要不增加國有的庫存就得放活市場,實行多元化的主體,多渠道的流通,讓市場主體都能夠愿意采購糧食,那么庫存的壓力才會減下來。

第三個目標就是搞活市場,多元化主體、多渠道流通。

第四個目標是這個過程不能讓農民太吃虧,農民吃虧大了沒有積極性,生產就無法繼續。

在農民加快實現小康目標方面,陳錫文指出,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在不斷縮小的。但這個好勢頭能否保持,現在來看挑戰和壓力都很大。

一方面是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民在農業上的增收可能會進入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另一方面是農民工資性收入的下滑壓力。陳錫文透露,2015年,外出農民工數量很可能降到零增長以下水平,外出農民工的數量增長可能陷入停滯,這是首次出現的現象。這種現象可能跟整個宏觀經濟有關,如工業增速的下滑等。

“從2014年的收入結構來看,在當年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當中,有40.3%來自家庭經營,39.7%來自工資性收入,還有17.8%是來自轉移性收入?!标愬a文說,可見,家庭經營收入和工資性收入是農民收入的最基本來源,占80%,而這兩塊現在都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為此,陳錫文表示,一方面我們想通過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來化解相當部分的困難和問題,幫助農民繼續增收。另一方面,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農村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實施下來是很有成效的,2016年還要繼續向前推進。

“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是利用農村的各種各樣的豐富資源,來為農民創造就業、創造收入提供一種基礎性的保障?!标愬a文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三農”問題本來就是一塊短板,因此必須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好“三農”問題上,否則即使到了2020年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果“三農”問題的矛盾沒有得到緩解依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全面小康的成色不夠,不能夠令人信服。

陳錫文說,“十三五”時期,雖然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但無論如何也要像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那樣,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忽視農民,不能淡漠農村,這樣才能把整個國家的經濟工作搞好。

(作者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新片免费专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中文免费 | 亚洲另类日本欧美专区 | 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A∨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