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清華三農論壇2016”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鄧衛出席主論壇并致辭,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陳錫文,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杜鷹,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士余,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正大集團(卜蜂集團)副董事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楊小平等發表主旨演講。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韓俊主持論壇。本屆論壇由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以下簡稱農研院)主辦,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背景下的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為主題,探討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村全面小康的新思路新對策。論壇包括主論壇和三場并行分論壇,議題分別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互聯網 + 現代農業”和“‘十三五’農村改革與發展”。
鄧衛代表清華大學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對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農研院發展給與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確立了“四個全面”戰略路徑,核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是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三農”問題既是重大實踐問題,同時也需充足的科學理論作為支撐,需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共同開展創新性研究。農研院高定位、高起點,直面“三農”現實問題,致力于創新,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三農”問題提供基礎理論支撐和政策咨詢,服務決策,服務國家。這也反映了清華大學的辦學宗旨,即強烈的國家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向社會貢獻高水平人才的同時,不斷致力于貢獻知識,包括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施政治理提供政策咨詢。
主論壇
校領導致辭
鄧衛代表清華大學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對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農研院發展給與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確立了“四個全面”戰略路徑,核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是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三農”問題既是重大實踐問題,同時也需充足的科學理論作為支撐,需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共同開展創新性研究。農研院高定位、高起點,直面“三農”現實問題,致力于創新,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三農”問題提供基礎理論支撐和政策咨詢,服務決策,服務國家。這也反映了清華大學的辦學宗旨,即強烈的國家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向社會貢獻高水平人才的同時,不斷致力于貢獻知識,包括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施政治理提供政策咨詢。
陳錫文演講
陳錫文在演講中指出,中國農業農村當前面臨三大問題:一是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農業補貼收儲制度亟需完善。目前國內外糧食價格差距較大,農業競爭力不足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國際糧價大幅度下跌、人民幣升值以及全球能源價格下跌導致的海運價格暴跌。新一輪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對糧農的補貼辦法及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要同時達到抑制玉米替代品進口的任意增長,不再增加庫存,活躍各類市場主體,不讓農民吃虧的四大目標。二是農民增收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壓力,主要是目前農產品價格大多在跌,農業增產、農民靠農業增收的難度大;同時建筑業和制造業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外出務工勞動力呈減少態勢。需推動土地股份合作和土地托管,建設高標準農田,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旅游,發展農村電商等拉長農業產業鏈與農產品供應鏈。三是脫貧工作已到攻堅階段,確保實現國家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
杜鷹演講
杜鷹在演講中強調,土地產權和農產品價格是“三農”問題的核心,改革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是農村改革的當務之急。玉米作為中國最大的收購糧食品種,面臨庫存積壓嚴重、加工企業慘淡經營、國內外差價拉大、臨時收儲玉米拍賣成交率低的問題。需進一步下調玉米臨時收儲價格,同時對玉米種植者給予補貼。杜鷹強調,下調玉米臨時收儲價格有兩個基準,一是下調后的價格應盡量接近市場;二是要給農民補貼。同時要從盡快卸庫、控制進口和調整東部種植結構三個方面進行配套改革。
劉士余演講
劉士余回顧了中國農業銀行的整體改制。他指出,農業銀行因農而生、因農而長。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之后,農村金融面臨著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中央為農村規模化經營給了明確鼓勵信號,即要發揮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在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當中的引領作用。目前國內農村金融的政策性體系還有待完善,農業保險的廣度和深度還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農行將采取可行措施支持農業龍頭企業,支持農村土地改造、農村生產經營,農村金融租賃、農村普惠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服務于國家農村改革與發展戰略。
周其仁演講周其仁分享了在浙江松陽和麗水、四川邛崍和崇州的調研發現,指出討論“三農”問題不能就農業談農業、就農村談農村,而是要把城鄉作為整體來討論。城市是引擎,資本、知識和人才的積累都發生在城市,僅僅靠農村內生力量的生產、積累與儲蓄,很難建成現代化農村。解決“三農”問題需研究如何向城市借力,并提出三條途徑。第一,要善用城市消費力,借助城市的購買力。第二,要善用城市的智力,積極吸收各類人才資源為農村服務。第三,要利用城市地力,分享由于城市發展帶來的地租上漲收益。
楊小平演講
楊小平在演講中表示,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實現農民增收,實現中國夢,出路在于提高農業的競爭力,提高競爭力一靠技術進步、二靠制度創新,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技術進步提升產業競爭力,最難的也在農業,短板也在農業。在農業發展到由溫飽農業轉向商業農業的時代,技術規模一定要有適度的組織規模來做保障。正大集團積極探索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模式,體現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五大發展理念,并直接服務于發展方式轉變、保增長、惠民生。
分論壇
下午,三場分論壇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同時舉行。正大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農研院院長助理何宇鵬主持分論壇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并發言,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劉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馬曉河,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局長祝衛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葉興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出席論壇并發言。
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農研院副院長孟慶國主持分論壇二“互聯網+現代農業”。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務院參事施祖麟,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孔令羽,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小兵,中國郵政電子商務局副局長劉小剛,中國供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國生,阿里巴巴集團農村淘寶戰略負責人鄭威,京東集團農村電商戰略負責人李賀明出席論壇并發言。
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農研院院長助理王亞華主持分論壇三“‘十三五’農村改革與發展”。農業部總農藝師、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孫中華,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張紅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副司長、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方言,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倪洪興,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農研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汪小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陳春良等出席論壇并發言。
“三農”領域的專家學者,農研院指導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課題組代表、調研基地代表,“清華農村研究博士論文獎學金”部分獲得者,京內外高校及涉農研究機構師生,媒體代表等800余人次參加了論壇。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