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農業供需之間存在著一個怪現象——增產的不是所需要的。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糧食供求缺口大約為500億斤,這一數字與約2400億斤的進口量差距巨大。面對這一怪相,陳錫文說,這主要緣于中國國內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存在明顯的偏差。
陳錫文指出,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糧食生產結構上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大豆的產量不斷降低,而大豆是中國國內需求增長最快、供求缺口最大的一個品種。在去年進口的2400億斤糧食中,大豆占據多數,進口量預計達到1600億斤,超過國內總供求缺口約1000億斤。與此同時,國內玉米的產量卻急劇增長,15年來翻了一番,而其庫存在持續增加。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我們的供給中有1000億斤的糧食是無效供給。”陳錫文說。“我們的問題在于生產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增產的不是需求的。” 陳錫文認為,下一步當然要大刀闊斧進行糧食定價機制、補貼方式和收儲制度等等一系列的改革。
中國糧價為什么高于國際市場?
“中國糧價高于國際市場的原因很復雜,” 陳錫文表示,一是從2008年以來為了彌補糧食生產的成本增加,國家在不斷提高糧食收購的最低價和臨時收儲價;二是從2012年到現在國際糧價在暴跌,這三年時間全球的國際貿易糧價跌掉40%到50%;三是近些年來國際能源價格暴跌,油價下跌導致海運價格暴跌,再加上匯率等因素,導致了現在中國糧價比國際市場要高。
價格高,為啥中國農民種糧收入很低?
很奇怪,既然說中國糧價高于國際價格,農民應該收入很高很富裕才對。但是,最近農業部經管司副司長黃延信在一次大會上表示:在中國,糧食不如礦泉水值錢。
我國目前的糧價究竟高不高?有人認為與國際糧價相比我國糧價已不低。也有人提出,這種比法是錯誤的,因為參照標準錯了。目前國際糧價主要由美、加、澳來供應,他們農民人均耕地非常多,而我國農民人均耕地太少,最后的結果農民無法生存。我國應與同屬小農的日韓來比。日本的稻米價格是我國的10倍至20倍,而韓國是我國的5倍至15倍。日本不但實行稻米的高價,而且還實行高的農民收入支持計劃,使得工農收入差距并不大,韓國同樣如此。而目前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已非常危險,名義上相差3倍以上,其實可能還遠不只這個數據。
到河南調研,有官員抱怨,說國家每年給河南的糧食直補,基本上都給農資漲價給漲走了。糧食是我國居民最重要的主食,但在目前的所有農產品中卻是最不賺錢的。
為什么糧食最重要卻最不值錢?原因很簡單,是國家統一定價惹的禍。糧食價格波動對消費者不利,為了確保CPI,保證消費者的利益,我國建立了龐大的糧食收儲制度。一方面通過國家統一糧食定價,這個價格一般增長速度與農資、農民工資、經濟作物的增長速度要低出不少,另外通過收儲與拋儲來調節市場的糧食價格變動。這樣一個價格調節機制,基本上糧食漲價的空間很少。
改革大勢:糧食定價由市場決定
陳錫文表示,當前中國的糧食價格明顯高于國際市場,下一步將進行糧食定價機制、補貼方式和收儲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實行市場定價,價格和補貼分離,在這個過程不能讓農民太吃虧。
“目前改革基本的共識已經形成,基本方向就是市場定價,價格和補貼分離,價格要由市場來決定,價格不再承擔補貼農民的功能。”陳錫文說,“這個基本思路大家都已經形成,具體怎么向前推進,涉及的問題非常復雜。”
“總體來看,這一輪的改革至少要實現這樣四個重要的目標。”陳錫文認為,一是必須“擋住進口”,這并不是說拒絕進口,而是要國內的市場價格回歸到市場需求的水平,能頂住進口;二要實現不能增加新的庫存;三是要搞活市場,實現多元化主體、多渠道流通。
“四是要在這個過程不能讓農民太吃虧,農民吃虧大了沒有積極性,糧食生產就無法繼續。”陳錫文認為,在改革過程當中維護農民的合理收益是保障糧食生產和糧食市場以及國家糧食安全一個重要的閥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