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松陽縣委、縣政府把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擺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全局來推進,以培育“古村落藝術創作勝地、民俗體驗勝地、文化創作勝地”為目標,對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之路進行了初步探索。目前,全縣累計50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總量位居全國第四,華東地區第一,成為全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示范縣。
松陽通過完善當代鄉村建設機制,初步摸索出了一條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實踐路徑,可用“12345”來概括。“1”是堅持一個理念,即活態保護、有機發展理念。在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中不能大拆大建,不宜小拆小建,要系統保護,慎拆慎建。“2”是使用兩個手法,一是最少、最自然、最不經意的人工干預,既體現在整體鄉村風貌和鄉村風味的保持上,也體現在鄉土建筑的改造和利用上;二是充分利用本土、原生態、低碳環保材質和廢棄建材,充分利用生態環保技術。“3”是做到三個維持。維持原生態的田園風光,維持原真的田園鄉村風情,維持原味古樸滄桑的歷史感。“4”是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目標,即“風貌完整”“舒適宜居”“富有活力”“人文和諧”。“5”是五個復活。通過五方面的復活,讓年輕人回歸鄉村、讓鳥兒回歸鄉村、讓民俗回歸鄉村。
第一復活傳統村落的整村風貌。堅持規劃先行,編制《松陽縣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總體規劃》,把田園、山水、村落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規劃、保護和建設,在核心保護區嚴格控制新建住房,外圍區域新建住房需注重整體風貌的和諧,嚴格控制建筑層高和體量。
第二復活傳統民居的生命力。出臺《關于開展傳統民居改造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政府帶頭,工商資本參與,通過示范項目帶動老百姓積極、主動參與普通民居改造。
第三復活傳統村落的經濟活力。以傳統村落為底本、以優良的生態環境為支撐、以鄉土民俗風情文化為依托、以攝影寫生等藝術創作為媒介,植入生態農業、休閑度假、文化旅游等業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第四復活傳統村落的優良文化基因。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編制傳統村落鄉土教材,在中小學校開設傳統村落文化選修課,建立“鄉鄉有節會、月月有活動”的民俗文化展演機制,探索建設全縣域農耕博物館。
第五復活低碳、生態、環保的生活方式。保護原真自然的生活環境,提倡綠色健康的飲食方式,倡導低碳養生的健康生活方式,著力建立生態循環鏈。
松陽兩年的實踐已顯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吸引了一批優秀團隊積極參與,傳統村落的價值得到廣大干部群眾廣泛認同,老百姓參與保護發展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有效激發。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文物報》2015-3-1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