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千年古卡在黃岔

[ 作者:李恒坤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15 錄入:王惠敏 ]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a

在內丘縣獐獏鄉東南角,有一個非常小的村莊,叫黃岔。據說,“黃岔’原名”黃卡(qia)”,傳為東漢末年巨鹿人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軍在此設關立卡而形成, 故稱“黃巾軍關卡”,簡稱“黃卡”,后因這里還是出入凌霄山寨的三岔口之地,加之“卡”“岔”音近,而逐漸演變為“黃岔”。雖說全村僅65戶,240多口人,山場面積卻有近萬畝。黃岔可不一般,集古山寨、古村落、古跡、古風、古韻于一體,人文積淀實在太深厚了。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這里地處太行山脈腹心地帶,為歷史文化名河泜水源頭,歷史文化名山凌霄山后山(陰)?!渡胶=洝分^:“敦與山,泜水出其陰?!鼻貪h相爭,下游即為演繹過背水一戰斬陳余泜水上的流年塵事。凌霄山又名上凌霄山、靈霄山、中巖山、敦與山。山前中央寨(靈霄山寨),山后寨墻綿延數千米。由黃岔進入山寨古道數條,尤其東、西門及北口主道三條,皆都景色宜人,山路深邃,曲徑通幽,而且賦予諸多的神異傳說。村莊四面環山,位于兩條河岔交匯地帶,分三片聚居。房屋背山臨河而建,有單層平房也有二層樓房,有大院也有小院,依山隨形,高低錯落有致,街巷曲折有向,古樸厚重,余韻悠長。現在多數住戶已遷出,古村落保存完好,獨具冀南山鄉風貌。能有這么一個秀美的小村莊,著實應當感謝1800多年前哪位大賢良師,張大英雄。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公元184年(甲子年),張角扯桿大旗,一揮舞,動搖了漢庭,從此,英雄豪杰無不覬覦天下,上演了群雄逐鹿爭霸的大戲。經過十幾年的拼殺,魏、蜀、吳三分天下,最終形成三國鼎立時代。雖然張角沒能奪得天下,但他的影響力不亞于任何取勝后的帝王將相。誰與堪比,他在靈霄山巔享祭了千年,“太平道”傳承了千年。也為千年古村黃岔添加了無數綺麗和神奇。

據《順德府志》《內丘縣志》記載:“上凌霄山,在城西(內丘縣城)七十五里,山峰峭拔,直入云際,上有寺?!睔v史上一直為內丘縣地域,1948年夏,為了調整插花地,方將山前及南寺溝(18戶)劃歸邢臺縣管理。漢末,巨鹿人張角聚義四方英雄豪杰,舉黃巾起義大旗,安營筑寨于凌霄山,形成黃巾軍大本營。而山后黃岔村一直承載著凌霄寨的歷史文化主脈。所謂“寨”,應當是山前的“U”型山凹,多在陽坡,“寨”的主要部分則是在山后筑起山石寨墻,以作護衛。所以山后黃岔村一帶就成為護寨的主要軍事防御區。山上筑造寨墻數千米,寨墻上設有門口式建造結構,分東、西門和北口,寨墻之內布滿營房。黃岔作為從山后進入凌霄山唯一的狹長溝谷地帶,軍事地位尤為重要,實屬關卡要塞。

經由張角在凌霄山的一番經營,成就了興盛的道教活動場所,四方信士紛至沓來,上山朝拜。因此,黃岔便從關卡要塞轉變為香客們驛站,而逐漸形成了村落。還形成了農歷三月十五和十月十五的傳統廟會。屆時,天南海北的香客匯聚而來,由黃岔村登上老神頂,去朝拜老祖(道教領袖)。久而久之,便又增加了深厚的廟會文化。據了解,香客除了內丘以外,輻射到臨城、隆堯、沙河,與石家莊、邯鄲的各縣,以及山西、山東等地。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早在唐代,這里的道教活動就已興盛,著名詩人于鵠崇尚黃老之學,宣揚禪心道風,追求隱逸生活,曾在這一帶留詩多首,像《秦越人(扁鵲)洞中詠》《入白芷溪尋黃尊師》《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哭凌霄山光上人》《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禮白鶴觀祠》,多在內丘古縣志有記。按于鵠由鵲山,過白芷川,經黃岔,登凌霄山之路線圖分析,于鵠曾在此潛心修行過,更說明黃岔一直都是上凌霄山的主要關卡道路。

元、明時期,由于特殊的軍事位置關系,經常有農民起義軍在此盤據。明嘉靖年間劉六、劉七農民起義軍曾在此隱藏,明崇禎年間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一部也曾在此駐扎,一度造成村莊分散,居住者較少的狀況。后經清代康乾盛世,凌霄山香火再度興盛,山后黃岔又開始發展起來。村中的李氏、劉氏、張氏、韓氏皆由山前的會里、石善、鮑家莊等村莊遷來居住。人們紛紛從山前遷到山后,也足以說明黃岔作為凌霄山山后喉舌的重要地位。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黃岔的特殊地理位置再次發揮了應有的軍事作用。由于這里的隱蔽性,八路軍冀西游擊隊總隊長楊秀峰,以及他領導的內丘縣獨立團、獨立營經常駐扎在黃岔村,他們居住過的古民居而今大多都保存完好。當時,抗日隊伍由此出山打擊日寇,日寇卻不敢進來掃蕩。僅有一次,日寇前來掃蕩,獨立營讓村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埋伏在東面的山上,另一部分埋伏在西面的山上,等鬼子走村后,只開了一槍,便在“沖??!殺?。 焙艉跋?,嚇跑了鬼子。黃岔村作為八路軍抗日根據地,最早建立了交通站,不斷為八路軍傳遞情報、信件,運送抗日急需物資、報紙文件,護送抗日干部等。當時,僅黃岔村的交通員可就有十幾個。而且還出現了像張榮妮(又名張不榮)那樣的優秀的女交通員。黃岔村可謂全民皆兵,人人上陣打鬼子,紅色文化記憶深厚。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尋訪古村落——千年古卡在黃岔

現如今,黃岔村注重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和利用,對現有古村落加大保護力度,實施搬遷工程,治山、治溝、修路一起上,著力打造山清水秀的旅游勝地,展示最美古村寨風采。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內丘縣廣播電視臺 今日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 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