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鎮)旅游是當前國內旅游開發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鄉村旅游體系中一個比較獨特的“旅游樣本”,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淳樸的民風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遺跡等特點受到游客的喜愛。近年來,著我國古村古鎮旅游的逐漸興起,古村(鎮)旅游開發的各種亂象也接踵而至,一些地區甚至出現嚴重的“開發性破壞”,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惕和深思。
改頭換面“古村不古”
當我們穿梭于舊街小巷,目睹石墻石屋,透過青磚瓦房,一處處古村以及操持著濃濃鄉音的村民出現在面前時,那份久違的鄉愁與回歸之感會驟然而生。世易時移,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一些傳統村落正在聲勢浩大的大開發中漸漸消失。幸運的是不少古村被留下來,并做為旅游景點進行開發利用,但面對這些被“改頭換面”的古村,還需多一些“冷思考”。
人為“翻新”真假難分
對于文物古跡、尤其是古建筑的保護和修復有一個叫“修舊如舊”的原則。但現實開發利用過程中,國內不少地區為迎合古村旅游市場需求,依托農村早期保留下來的幾處老房子、老宅子、老院子,有的把原有的墻體貼一層青磚外皮,給舊房子穿上了時尚的外衣,搖身一變”便成了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鄉村旅游新景點。如此,在過度的翻新和膚淺的包裝之后,所謂的古村就成了穿著“漂亮”外衣的假古董。
福建省是我國現存傳統古村落最多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一些地方卻走樣了。福建省住建廳先后公布兩批負面案例,展示美麗鄉村建設中慘不忍睹的“形象工程”。比如,羅源縣嶺兜村傳統村落,在開發利用和改造中,相鄰的高差山坡被大理石護欄和鋪磚所包裹;延平區羅源村傳統宗祠墻面被粉刷成了白色,還在門前新修了一個不搭調的大牌坊,嚴重破壞傳統村落的本來風貌。
人為“復制”格格不入
每一個古老村落都有自己的歷史,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一本家譜,一座祠堂,記載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祖訓;一棵古樹,一條街巷,陪伴世代鄉民歷經的風風雨雨;一座座老宅里,走出的勤奮刻苦的讀書人,居住過的秉持家風的老輩人……這些在旅游開發之前,人與自然已經在生態環境、社會關系等方面達到了一定平衡與穩定,人們的生產生活可以與古鎮周邊的環境進行良性互動、循環。
但是,隨著旅游開發的高度介入,不少地方按照城鎮化的標準和套路,隨意對古村落進行升級改造,從不同層面深刻改變著古村(鎮)原有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給古村(鎮)可持續發展,帶來威脅和挑戰。這種現象是典型的“生搬硬套”,與當前鄉村振興總要求格格不入。
人為“破壞”容顏不在
因其傳統遺風猶存且獨具特色,位于大山深處的河北涉縣王金莊,早在2008年時便被命名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還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傳統村落、中國傳統文化名村。此外,還有電影《艷陽天》《浴血太行》等也曾在這里拍攝。由于古香古色,王金莊引得游客紛至沓來。
因有眾多游客前來,村民逐漸意識到了“商機”,便有人將自家院落進行改造,開辦起農家樂。但與之相隨的,村民們基于改造住宿條件、開辦農家樂等種種原因,紛紛將石頭老宅拆除建新房,囿于成本因素,這些翻蓋出來的新房雖然檔次高了、空間大了,但業已沒有昔日的古樸味道。顯然,倘若這種境況再不改觀,古村落將會失去活的記憶和生命。
古村古鎮既是一種不可移動的歷史文化遺產,又是一種珍貴的旅游資源。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引導和政府主導下,各級各地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指導,整體保護、兼顧發展,活態傳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導、村民參與的原則,以發展促保護,以保護創品牌,使古村古鎮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要真正實現古村古鎮保護和開發的雙贏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過度開發“魂不附體”
其實對于古村(鎮)而言,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文脈,也就是其靈魂所在。而現實中,一些地方的古村(鎮)為了追求短期經濟回報,用“經濟”的眼光指揮旅游開發,把古村落變成度假村,使昔日寧靜美麗古樸的小村變成了一個個沒有靈魂的旅游街區,很難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內涵。
人為“鍍金”外古內今
眾所周知,以旅游為目標的古村(鎮)開發,本身就有先天的矛盾。要求古村(鎮)的居民效仿“古人”一樣生活,而不能商業化,這與“活態”保護要求也是自相矛盾的。而更深層的矛盾,則存在于古跡保護和商業開發之間“度”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就有可能將一個古村、一座古城帶入無法挽救的深淵。
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邊的鳳凰古城,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古城因此而得名,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前幾年,由于湘西鳳凰古城過度的商業開發,使如今的鳳凰城更像一座五光十色的娛樂城,各種時尚酒店、酒吧隨處可見,土特產沿街叫賣。如果當初那位新西蘭作家艾黎再來,不知道還會不會稱它為“中國最美的小城”?
人為“攀比”今非昔比
古村鎮寧靜、優美的生態環境、人文自然景觀以及純樸的鄉村生活方式,迎合了久居城市的人們對清新環境和回歸大自然的渴求,同時也為古村旅游開發提供了巨大動力。據相關統計顯示,2018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億,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截至目前,全國已推介了71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鄉村旅游業的高額回報,也催生傳統村落旅游開發的膨脹式發展。比較典型的案例當屬位于富平的何仙村旁的和仙坊民俗文化村。2016年,當地依托幾處古建筑自主開發了仙坊民俗文化村旅游項目。開業之處曾門庭若市、游客如織,不免讓人對它的發展充滿期待!然而,由于過度在發展特色餐飲業態,而忽視其傳統文化內涵挖掘,僅一年多時間,曾經人山人海的和仙坊早已是門可羅雀。
人為“造次”本未倒置
“小橋流水人家”是古人對江南古村(鎮)的詩意概括。古村(鎮)的建筑與環境是“形”,古村(鎮)的人則是“神”。近年來,一些地方對古村(鎮)進行無序的商業開發,沿街設置店鋪招商引資,街頭墻角掛上紅燈籠、插上彩旗,隨心所欲地增加旅游景點,甚至移花接木、人為造次,使擁有百年歷史的古村(鎮)失去應有的個性與氣質。
同樣,以距陜西省興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馬嵬驛民俗村為例。這里曾是馬嵬驛故址,史稱的“馬嵬之變”就是在該地發生的。貴妃墓就在現今馬嵬鎮的西面。如此濃厚的文化背景,馬嵬驛民俗村在開發過程中卻沒有利用起來,走上了“移花接木”之路,讓充滿活力的古村變成了毫無靈魂的街區。
人為“遺棄”空心加劇
隨著各地對古村(鎮)掠奪性的旅游開發,普遍出現了文化空心化現象:本地人,特別本地年輕人大多搬出古村(鎮),留下的除了老人外,就是外地經營者,人口置換比較普遍;古村鎮內的許多建筑被改造為商鋪,變成一個提供“真實建筑,虛假生活”的旅游空心村。
比如,位于江蘇省常州市的楊橋古鎮,地處太湖、西太湖、宜興的中心地帶,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隨著古鎮越來越受追捧,當地政府加大了保護力度,雖然保存了大部分古鎮的原始風貌,但原住民的遷出一定程度上還是損壞了古鎮的文化與習俗,加之由于缺乏一定的業態支撐,毫無江南水鄉的富饒景象。
隨著旅游業的高速發展和人們對旅游新需求,一種以“詩和遠方”為主導的的文化體驗旅游模式正在崛起,這也為古村(鎮)的旅游開發關注文化與旅游的有機融合、協調發展指明方向。為此,古村(鎮)的旅游開發必須注重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采取最大化的保護措施和最小尺度開發方式,促進古村(鎮)的形態、業態、生態、文態、神態,五態兼具和五態平衡,既滿足現代人的物質和精神消費需求,同時不破壞當地的人文脈絡和生活習慣。
憂患缺失“積重難返”
古村村落空間布局與形態是傳統村落的“筋骨肉”。因思想認識的局限性,當地政府對傳統村落文化的價值認識不足,缺乏擔當和憂患意識,在村落發展過程中過分重視眼前利益,大肆開發利用村落資源,對村落的發展沒有合理完整、科學性的規劃,導致鄉村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活方式遭受嚴重的破壞,有的甚至到了“積重難返”境地。
環境破壞引發污染
近年來,旅游開發導致游客大量涌入村落,對傳統村落的環境承受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戰。如云南大理劍川沙溪古鎮,旅游開發成熟,游客眾多,四方街兩側遍布各式餐飲店,店中污水直接向街邊排放,居住在河邊的村民直接把日常生活垃圾傾倒在橋下,不僅破壞當地的古村的原生態,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等新問題,為鄉村治理埋下了巨大隱患。
又如,擁有2000多家海景民宿、餐廳的大理洱海,近年來因周邊旅游開發和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藍藻危機曾多次暴發。2017年3月,洱海的藍藻再次集中爆發,當地政府一聲令下,全部被強制關停。一夜間,這個曾經文青熱衷的網紅打卡地,又變回十幾年前安靜的小漁村。盡管如今洱海邊的民宿又開業了,可能再也回不到從前的火熱。
利益不均引發沖突
古村(鎮)旅游開發,只依靠原有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古鎮經營者必須要將古村(鎮)資源進行整合、包裝、優化和創新,以更好的發揮資源優勢、開展旅游宣傳營銷。然而,在一些地方古村(鎮)的建設、保護等工作,居民是沒有決策權的,基本上都由政府和旅游開發經營商決定。由于原居民從旅游發展中獲得的利益非常有限,因此各種社會矛盾日趨復雜。
徽州千年古村——呈坎村,建筑價值及數量,和西遞、宏村不相上下。1911年前有價值的歷代古建筑、古民居100多幢,其中49處是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2008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4年底,國家批準黃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區為5A級風景名勝區,呈坎躋身其中。
然而,這個知名“八卦村”,這些年因為旅游公司開發混亂,核心保護區也不斷出現新房,古村風貌嚴重損害。同時,旅游公司在效益分配上過于強調投資支出,每年給原住村民分紅每人僅百余元。這種“旅游越來越火,村民卻沒真正受益”的現象,讓當地群眾與政府站到對立面,造成古村新建筑泛濫。
缺乏規劃引發混亂
當前,在一些地方城鎮化建設和古村(鎮)旅游開發中,由于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開發商將原有的一個個居住場所變為經營場所,使古村(鎮)的性質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古村落里的居民,尤其是年輕的一代有了點積蓄之后便在原有老宅上翻蓋樓房,導致一部分有年代的老建筑被拆毀,保留下來的古建筑也被周圍一些新蓋樓房遮蓋,古村的整體風貌變得支離破碎。
類似上述這種保護與開發的困局,在全國各地的眾多古村落,或多或少存在。所以,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科學設計古村(鎮)保護與旅游開發規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古村(鎮)旅游開發與村域各類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探索創新的利益兼顧分配模式,讓鄉村旅游業態發展成為農民就業增收、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增長極。
結束語:有這樣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2017年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古村鎮大會向外界透露,近15年來,中國傳統村落銳減近92萬個,并正以每天1.6個的速度持續遞減。盡管發展旅游業,是傳統古村落保護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傳統村落文化繼承、傳播和弘揚。但是,在開發利用中不能準確把握保護與利用的政策邊界,確立保護與利用的優先序,勢必會產生難以想像的“副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文化產業評論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