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面臨著一些困難。造成這些困難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傳統小農經濟、宗法禮制這些傳統村落發展衍化的土壤,在今天已大為改變或不復存在,傳統村落失去了內在的生命力,恰似無根之木,導致物質載體日趨塌毀、傳統文化逐漸流失。
有相當多的村落,既無力保護、也難以利用寶貴的文化遺產,只得眼睜睜地看著它們一點點地消失在荒草斜陽之中。而有些發展得紅紅火火的古鎮古村,卻因為過度討好外來資本或游客,導致傳統文化變異,損害了保護的價值。
另一方面,大家都說傳統村落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基因庫,但是對優秀文化基因的解讀尚未系統而具體,很難用于指導建設實踐,使得有些地方的當代村鎮建設,仍然缺乏文化方向和內容。轉化出的文化成就,與數十年來巨大的建設規模相比,難稱匹配。
保護難,利用也難,傳承更難。
如何擺脫困境?要保護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當然得回歸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自起始就不重“物”而重“人”,所有建設都為人而服務。人生而有限,何必妄念建造能永遠存在的東西(除了陵墓這樣特殊的存在)?所以中國人就選擇木頭為主要的建材,房子也要經常翻新,后代有了能力就可以推倒老宅建新房……村落也好,房屋也好,總得和人一樣需要新陳代謝,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才能健康。有生即有死,生物學早就證明,死亡,乃是進化的結果——這并不費解。個體必然消亡,而基因可以傳承,族群由此而代代延續,方能生生不息。
而現在的我們,把源自西方精英階層的各種保護理論,生吞活剝地套用在傳統村落這樣既有遺產屬性、更有生活需求的特殊遺產類型上,杠著“真實性”的大旗,無意識地喊著“原汁原味”地保護傳統村落,試圖將鮮活的生命體凝固成什么“明清風貌”的標本,眼里手中都是那些風貌、房子……大部分的精力、財力、智力都在“物”的層面兜兜轉轉,卻忽視產生“物”的血脈。回歸中國人的智慧來看,天底下哪有永存的“物”?哪怕是號稱“讓時間懼怕”的金字塔,也終將會消失在瀚海黃沙,更何況本來就不是為“長存”而建造的中國傳統建筑呢?
以人來類比的話,傳統村落也許可以算是爺爺,能夠讓爺爺在世上多存活一天(哪怕已是植物人),當然是必盡的孝心。可這不能是全部。必須清楚地知道,爺爺總有一天要回歸星海,我們更重大的責任,是延續他的血脈、傳承他的智慧、發揚他的精神,而且比他做得更好。肉身難久遠,神魂可流傳。這就要求我們更加重視對傳統村落中承載的傳統文化的解讀,而且是具體而微的、系統全面的基因分析,而且必須在此基礎上傳承、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出今天的文化成就,營造出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生活環境。
只要能做到這樣,那么,就算沒有一處“傳統村落”能夠留存到千百年后,環顧四周,我們的子孫仍然可以對他們的子孫自豪地說:孩子們,看哪,這就是咱們中國人的家園!
作者單位: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華民居》2020年11-12月合刊(總第18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